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3年02月17日

薹心菜

欧 粤

 

薹心菜是各类青菜长出来的菜胎,松江人又称为甜心菜、菜心、菜苋。

时节一过惊蛰,风软天暖,春雨时飘时歇,各类青菜,如矮脚青菜、本地油菜、白头长脚菜、塌棵菜等,都迫不及待地从菜中央钻出菜胎,然后开花结籽,繁育后代。菜胎的生长速度极快,前一天还没啥动静,第二天就突然发现它已蹿出了寸许。

薹心菜是松江人相当喜欢食用的本地传统蔬菜。惊蛰至春分,是吃薹心菜的最佳季节,主要食用的是矮脚青菜和本地油菜的菜胎,其他青菜的菜胎也可吃,但味道稍逊,不是淡而无味,就是茎秆过硬。

薹心菜以最初长成的最佳,茎秆粗壮而鲜嫩,松江人将它称为“第一潮”。摘掉第一批菜胎后,青菜还会继续分蘖出新的菜胎,分别称为“第二潮”“第三潮”,其品质就逐级下降。清明后菜胎变硬,开满黄花,就不宜再做蔬菜了。

在薹心菜生长的兴头时,不少农民将一虎口长短的菜胎扎成小捆出售,价格相当便宜,是居民菜篮子中经济实惠的时鲜货,几乎家家都要买回来尝个鲜。居民购回家后可以当作青菜一样炒了吃,烹炒后的薹心菜色泽碧绿,清香扑鼻,口感微甜,软糯细腻,味道比普通青菜要好。作为时鲜货,更多人家的吃法是将菜胎洗净,加盐暴腌,用重物压数小时,然后切成细段,拌绵白糖、生抽、味精,淋上麻油,便成了一道极其清香可口的“暴捏菜”,有人也称为“甜心菜”。它保留了青菜独特的清香,又极其爽口,无论早餐佐粥、正餐伴饭均可大增胃口,十分相宜。

暴腌后的薹心菜一时吃不完,也可用作烹饪菜肴的辅料,最常见的有暴捏菜心炒蛋、炒鸡块、炒肉片、炒香肠、炒腊肉,还有红烧鲫鱼等等,可以说暴腌菜心是百搭。加了这个辅料,炒出来的各种荤菜便增了香味,提了鲜味,吃起来别有一种滋味。暴捏菜留下的菜卤也是好东西,用它来煮蛋,称“菜卤蛋”。传统的烹煮方法是将洗净的鸡蛋或鸭蛋放在陶罐中,倒入菜卤,放在土灶的灶肚里,利用做饭后灶肚里的余温将蛋慢慢煨熟。现在土灶没了,只好放在煤气灶上用砂锅煮。菜卤蛋与酱油蛋各有妙处,菜卤蛋因揉进了青菜的元素,清香便成了它独特的优势。

可惜的是品尝新鲜薹心菜的时间太短,前后大约只有一个多月。在薹心菜收获旺季时,一时根本吃不完,农民便将菜腌在浅口大缸或大脚盆中,用重物加压。三五天后菜心变软了,就将腌菜挤干水分,一层一层塞进小甏中,用木棍把菜挤压得严严实实,不使其中稍有空气,在甏口盖上粽箬、油纸之类,然后用泥巴密封。经过约两个月时间的催化,新鲜薹心菜就质变成了美味的长梗咸菜。

长梗咸菜的质量取决于腌制时盐分的掌握、腌菜手装甏时的技巧手法和甏口密封的程度,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完美的长梗咸菜色微黄,闻之有香气,咸淡适中,食之鲜中带有微微的酸味。从前,农家少则腌上四五甏,多的要有十多甏。一甏咸菜,在打开后看到腌制得比较成功的,农家会把咸菜分送邻里。因为打开了一甏咸菜,一时是吃不完的,时间一久咸菜会变色变味而不可食用。村民相互分送,互通有无,相沿成俗。在物质匮乏时期,咸菜是农民的当家菜,五六月份茄子、辣椒、豇豆等蔬菜还没有长成,农家一日三餐的主菜就是长梗咸菜。当年有些农妇吃饭喜欢“抬饭碗”,手中夹了几根咸菜,盛了一大碗白米饭,边吃饭边到村中各家“话白滩”,是乡村中常见的风俗画。

如今仍有部分农民腌薹心菜,但已不用甏而改用小口塑料瓶作为储存器。在农贸市场和乡村旅游景点常见有农民在出售。买回家只要切开瓶子底部,就能方便取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