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2年09月23日

忆薛范

马信芳

 

巨鹿路675号曾是我工作过的地方,上海翻译家协会就在我办公室的楼上。一天,有位长者摇着轮椅车来到这里,协会秘书长邵正如向我介绍说,这位就是薛范先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译配者、大名鼎鼎的资深翻译家?我肃然起敬,上前握手。

初秋传来薛范先生病逝的消息,我很震惊,去年见他的一刻又重现在眼前。

那天我如约来到薛范的音乐“殿堂”,位于上海南区的一幢老公房。我知道薛范习惯于晚间工作,每天都要干到凌晨,上午睡觉,下午起来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所以我与他约定的时间是下午3点。那天薛范开门对我说,不好意思,刚刚才起床,不要见外啊。

我在堆满各种书报的客厅里坐下,问道:“听说你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原唱影视录像?能不能让我见识见识。”

“原唱?”薛范说:“是1956年的演出?那没有,当时还没有录像。但我有特鲁森后来演唱这首歌的录像。也算原唱吧。要不要看看?”说着,他在电脑上搜寻起来。

熟悉的旋律从音响中传出,译词的韵律和原唱的节奏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他似乎与我一样,也沉浸在悠扬的音乐中。

如从1953年发表译配俄罗斯第一首歌算起,薛范已译配了近2000首外国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问世于1956年。这是苏联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为当年举行的全国运动会摄制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所写的四首插曲之一。当时并未被电影厂看好,但第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这首抒情歌曲却夺得了金奖。

同年7月,薛范从《苏维埃文化报》上看到了联欢节获奖名单,其中获金奖的有五首歌曲。薛范手头正好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三首的原谱,于是花了几个晚上把它们译了出来。薛范说,当时译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与其他苏俄歌曲“一视同仁”,并不“刮目相看”,所以也不会预见它后来的流传盛况和影响。

薛范说,他译配《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足足花了两天的工夫,好几处译文始终不尽如人意。有一天晚上,他去“小剧场”观摩歌剧演出。散场后,摇着轮椅车走在淮海西路上。当时刚下过一阵细雨,地上湿漉漉的,路边的法国梧桐还滴着水珠。蓦然,不知从哪幢楼里飘来了悦耳的钢琴声。他停车凝神仔细听,是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淡淡光晕的路灯下,他出神地听着钢琴声和肖邦的对答,任自己的思维在缥缈的幻境里遨游。那天到家已经午夜1点,薛范毫无睡意,拿起摊在桌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未完成稿,灵感如涌,只一个小时就把歌词译成了。

不久,北京的《歌曲》和上海的《广播歌选》同时发表了薛范译配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快,这首苏联歌曲在全国流传开来。此时离世界青年联欢节闭幕还不到两个月。

据后来调查,薛范是世界上第一个把这首苏联歌曲译成俄文以外文字的人。还有人统计过,在世界上,用汉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人远比用俄语唱的人多。这首歌已不是一首单纯的爱情歌曲,而是融入了人们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挚爱和深情,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希望,成为拥有世界声誉的一首经典作品。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