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湖一曲与石湖精舍
邢砚斐
旧志中,也有不少舛讹之处。如《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十七:“石湖一曲。在北俞塘。别驾吴益之所居,益之弃官归,与兄辅之抗志栖隐于此。陆居仁有记。又有养浩楼,王守仁题额。石湖精舍,自得园,阅耕轩,皆益之孙稷读书处。又有雍睦堂,以吴文瑞文仪兄弟同居,故名。”
其实“石湖一曲”为元代园林,吴益之闲居之所,建在松江石湖荡东北处;“雍睦堂”为明代建筑,吴文瑞、吴文仪兄弟所居,也是在石湖荡;而“石湖精舍及养浩楼、自得园、阅耕轩”为明代建筑,乃吴稷居住、读书之所,位于松江府城东门外北俞塘。石湖一曲中的“石湖”指的是地方,而石湖精舍中的“石湖”则是名号。文字一样,含意不同。
由于《嘉庆松江府志》将三处建筑的坐落位置混作一谈,归并于松江府城东门外的“北俞塘”。这一错误,致使其后的府、县志等记载,均采信这一说法,讹传至今,误人匪浅。
翻开嘉庆前的《崇祯松江府志》卷四十六,“石湖一曲”条目后有陆居仁《记》云:“华亭之西皆泽国,松水南入于湖曰淀,东入曰谷水,又东入石湖,湖之支流又东北入小浍而澳焉。友人吴益之居澳之上游,平原百弓规而为圃,卉木蔬果杂焉毓植。中构一室为燕居所,将落成,余适过其里,益之邀余觞是室请颜。余以其地居湖之澳,为颜曰‘石湖一曲’。”
《记》中说得清清楚楚,吴益之是元代人,官至州通判,弃宦隐居松江石湖荡。石湖一曲建在石湖东北处。
隔开几页记载:“雍睦堂,明吴文瑞、文仪兄弟世居石湖,读书、燕乐、觞咏于斯,顔其堂曰‘雍睦’,顾清诗:雍睦堂开三泖东,两翁相向日融融。曾因合族歌棠棣,不为胥谗咏角弓。缘酒尽堪娱晚岁,彩衣终不愧春风。读书有子还相似,好在延陵泽未穷。”“养浩楼。吴石湖稷读书之所。王阳明守仁题赠:倭乱,贼众登楼,见书史满架,举火燃不能焚,若有神鬼呵护,因赋诗云:‘养浩楼轩敞,归登小坐余。八窗天地景,万卷圣贤书。幸免遭回禄,还教倚太虚。多时城寓窄,还复此宽舒。’又有石湖精舍、自得园,俱在俞塘。”
读这两条,也很清楚,吴文瑞、吴文仪兄弟为明代人,世居石湖。因此雍睦堂是在石湖;而吴稷,字舜鼎,号石湖,正德甲戌(1514)进士,累官荆府左长史,后隐居松江府城东郊。养浩楼、石湖精舍等俱建在城东俞塘。
其后的《康熙松江府志》卷二十四中,三条记载是分列开的,删了陆居仁《记》的原文和王阳明的诗,虽然如此,也不难分辨出三处建筑具体坐落的地点。
到了《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十七,不知为何在“石湖一曲”条目后竟自添上“在北俞塘”之句,并将石湖一曲、雍睦堂、养浩楼、石湖精舍、自得园都归并一起。这一讹误,究其原因:首先是编撰者未曾认真阅读陆居仁《记》的原文。其次是对嘉庆前的旧志,里面记载的内容未加细辨查询。添了不该添的,删了不该删的。如此粗心,实属不该。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