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租地收租”到“协同发展”,临港松江科技城创新招商模式——
以“合伙人”思维赋能企业成长
□ 记者 李谆谆
在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依靠土地优惠、税收返还的招商模式,已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为此,临港松江科技城率先转变思路,以“产业招商+服务赋能”为核心,推动园区从“房东”向“合伙人”转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招商服务一体化”。近日,具身智能焊接机器人领军企业昇视唯盛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与发展,成为这一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
精准洞察企业痛点,资本与订单双轮驱动
昇视唯盛成立于2020年,是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标杆企业,专注于焊接垂直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有效解决了焊接工种短缺、作业环境恶劣等行业难题。谈及选择入驻临港松江科技城的原因,企业创始人兼CEO王德钊坦言:“临港在招商阶段就精准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产业服务,在我们最终选址决策中占比达七到八成。它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更依托园区强大的产业生态,为企业对接订单、技术和人才资源——这是单纯的资金支持无法比拟的。”
在资本层面,园区为企业精准匹配多家投资机构:一方面携手临创司南参与本轮投资,另一方面协助中信金石、元禾投资等机构快速推进尽职调查与项目立项,为企业注入发展资金。在订单层面,园区结合企业发展方向,主动为昇视唯盛链接船舶制造、桥梁建设、钢结构加工、核电工程、隧道钢构等领域的下游客户。经预估,这些潜在订单量可达“数千万级别”,且与公司战略方向“高度吻合”,为业务拓展筑牢市场基础。
从“单点支持”到“生态共建”,构建产业协同新范式
“单株树木再高大,也难以抵御风雨;唯有连片成林,方能涵养水土、调节气候,形成生生不息的生态循环。”临港松江科技城深知产业发展的规律:只有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培育协同共生的产业集群,实现从“一棵苗”到“一片林”的产业生态升级,才能真正激活园区经济的“生命力”。
在临港松江科技城“基金+技术+场景”多维赋能模式的支撑下,昇视唯盛的发展步伐持续加快。王德钊介绍,目前企业年产值已达1亿元左右,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研发需要持续的现金流支撑,海外市场拓展也亟须资金保障。临港的投资不仅缓解了这些压力,更在品牌背书、后续业务发展中发挥着长期价值。”
临港松江科技城金融服务经理樊佳伟表示,园区已构建“四维赋能体系”为企业保驾护航:上接政策,为企业提供政策规划与申报指导,助力企业用好政策红利;下重服务,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提供全方位赋能;外引资源,搭建科创、金融、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协作平台;内练苦功,不断提升园区专业化、产业化服务能力,与企业携手补齐产业链核心环节,共同构筑企业与产业链群蓬勃生长、发展壮大的良好生态。
仅在股权投资服务领域,园区目前就已汇聚300多家投资机构,形成“产业资本朋友圈”,覆盖知名VC、PE及pre-IPO基石投资人等国内外主流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定期举办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交流活动,园区打造出“初创期天使基金孵化、成长期耐心资本护航、全周期生态伙伴赋能”的立体化模式,真正实现与园区企业并肩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临港松江科技城的服务生态仍在持续升级。目前,园区以“服务管家机制”为线下支撑,以园区服务小程序“临港联合家”为线上载体,构建起双向融合的服务模式,确保企业需求快速响应、资源精准对接,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