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养殖端出“初秋鲜滋味”
松江淡水小青龙抢先上市
本报讯(记者 陈俊杰 摄报)大闸蟹尚未批量登场,另一种鲜活美味已抢先占据食客餐桌——眼下,位于小昆山镇的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内,正值“青年期”的淡水澳洲小青龙陆续捕捞上岸(见上组图)。青亮带蓝的外壳泛着光泽,饱满有力的螯钳透着活力,虾肉既积累了充足营养,又保留着鲜嫩口感,每一只都肥美诱人,让人见之食指大动。
9月16日清晨6时50分,合作社的池塘边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熟练地将水下的地笼缓缓拉起,把鲜活的小青龙尽数倒入塑料桶中,随后转运至分拣区。分拣人员围在分拣箱旁,根据小青龙的个头大小快速筛选,分门别类放入不同的氧气池暂养,确保其存活状态。“目前主要分为三个规格档:第一档是七钱至九钱,第二档是一两至一两五,第三档是一两六至二两。今天分拣时还发现了一只接近三两的‘大家伙’,整体平均规格在一两三左右。”分拣人员禹龙一边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
作为松江区唯一养殖淡水澳洲小青龙的合作社,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在这一品类上已积累了多年经验。“淡水环境养出的澳洲小青龙很稀罕,顾客接受度高,这些年销量一直很稳定。”合作社负责人顾怡说。今年4月初,合作社在100亩池塘中精心投放了25万尾小青龙苗种,经过近5个月的生态养殖,目前已进入收获期,预计总产量可达1万公斤,能持续为市场供应初秋鲜味。
分拣完成后,一箱箱活力满满的小青龙被迅速装运上车。25分钟后,这批新鲜水产便转运至位于南青路的合作社销售门店。门店工作人员立刻着手二次分拣:将小青龙逐一称重、核对规格,再放入对应的暂养池,确保顾客买到的都是符合预期的鲜活产品。“今天是门店今年首次开售小青龙,不少顾客还没收到消息,所以首日进货量不算多。不过按照往年经验,大概两周后,随着知晓度提升,顾客需求量会明显增长,届时每天能卖出几百斤。”销售门店店长冯燕介绍道,眼下正是尝鲜的好时机,后续将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供货量,让更多市民及时尝到这份“初秋限定鲜味”。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