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9月05日

枫泾镇的早晨

可 燃

 

夜宿枫泾镇,选的是民宿:三桥別院。三桥别院是座晚清民初的老宅,石砌的门头被时光磨得温润如玉,格栅门窗里透出来的是暖黄色的碎影。听主人说,这个宅院,1949年后被地方房管所接管,又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今天成了民宿。

许是老房子总带着些“念旧”的脾性,连隔音都保留着旧时的率真——昨夜隔壁房间似有细碎声响,像手机里低低的絮语,又像电视里飘来的片段,断断续续伴了一宿。我倒不恼,权当是老宅附赠的“夜话”,半梦半醒间,恍惚真与过往的住客有了场隔着时空的对话,平添了几分趣致。

凌晨五点多,睡意渐渐淡了,索性穿衣起床,洗漱完毕轻手轻脚带上门下楼,服务台空无一人,大门也静静闭着。正想拨开木门拴出去,身后忽然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侬要出去?”我转过头,看到的是一张微笑脸,是服务员,忙问她:“可以开门出去吗?”她说:“可以啊!侬出去后,把门带上就好。”吴侬软语里的温和,就像这天气,热热的。

推门便撞进了晨雾里的枫泾镇。老街的石板路上还凝着晶莹的露水,踩上去还有丝丝的凉意,有露水的清润,脚下却格外踏实。两旁的店铺卷帘门都关得严实,偶有几家开门早起的,正在门口生炉烧水,袅袅炊烟在晨光里慢慢地散开来,把青瓦白墙都晕染得朦朦胧胧,整个古镇愈发显得静谧,连时光都仿佛凝固了。清晨的枫泾镇里已有了生气,居民们趁着凉爽开始了晨练,369餐厅广场上,这边舞剑的老者剑光如练,那边几位正打着慢悠悠的太极,一招一式里藏着生活的从容。

八月下旬的早晨,就是晨起,天气也有些闷热,分明是出伏后又来的“秋老虎”。沿街走了一阵,几家早餐店已冒起热气,大饼的麦香混着油条的酥香,咸豆浆里撒着虾皮、榨菜的鲜气,顺风飘过来,一下子勾得我舌尖发颤——可是刻在儿时记忆里的美食!记得那时大饼3分,油条4分,咸豆浆5分,三样加起来一共一角二分钱,算得上一顿奢侈的早餐。这天点上和那时同样的一套,结账时付了七块五毛钱,价格翻了几十倍,如今这样的早餐,已成了寻常百姓家普通的日常。

枫泾镇的晨光里,这一顿早餐吃得心满意足。抬腕看表,时针刚过六点半,昨夜似睡非睡,都成了这个早晨恰到好处的铺垫,让此刻到来的睡意更显珍贵,也成了我回三桥别院补个回笼觉的理由。

晨雾未散,香气犹存,这个辰光在枫泾镇,真的很惬意!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