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7月18日

战争年代萌生的梦想

朱俊贤

 

1935年1月,我出生于松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日军大肆轰炸松江城,我家在松江云间第一楼西侧振丰酱园店所有房屋毁于一旦。此后,我和家人背井离乡,过着逃难生活,在幼小心灵上就留下日军侵略中国罪恶的战争阴影。随着年龄增加,家父和亲戚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言行对我产生很大影响,加上第二故乡青浦娄夏打铁桥乡间共产党领导武装抗日活动蓬勃发展,在我住的村上时有抗日游击战士到我舅家驻扎,我听到他们一些进步的言论,看到抗日壮士的勇敢,在心田里播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

1950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中我参了军,分配在军校学医。不久便到了战火弥漫的朝鲜战场——三八线铁原郡前沿,担当了团直属队卫生防疫工作。当时自己正是青春年华、朝气蓬勃、积极要求上进,一心争取为毛主席立功,为祖国争光。有一次几位战友在一起闲谈,一位内蒙古的战友说,等战争结束后,要胸前佩挂三枚纪念章和军功章骑马去北京;一位四川籍侦察兵说,战争结束后要带着母亲乘飞机去北京,给毛主席、朱总司令敬上辣子酱肉。我在一旁笑着把心底美好向往和追求告诉战友:到那一天,我要骑自行车进北京城,带上礼品去拜见我们心中红太阳毛主席……

一个美好幸福而漫长的梦由此开筑,竟成了我毕生的追求。数十年间,为了骑车去北京,再跨鸭绿江,我暗暗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如短途骑车锻炼,学习有关地理历史气象知识,准备野营装具,省吃俭用积累一些资金等。

一晃过去了40年。1990年秋天传来了亚运会要在北京召开的消息,我突然感到似乎机会终于到来了,于是下定决心:骑车进京祝贺亚运会召开!这样也可以检验一下自身越野长途骑行的能力。1990年9月25日,我骑上那辆早已准备好的变速赛车,在车头上插上“赴京庆贺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旗帜,又特意选择自己工作单位——上海市松江县人民法院大门口,作为出发点,在院领导和同志们热烈欢送下,我出征了。一路上跨长江、越平原、过黄河,每天行程100公里左右。10月10日上午8时,我随着滚滚人流到达北京“亚运村”。我激动万分。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我直奔亚运会组委会,在五洲酒家7115号房间内,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接见了我,并以组委会名义欣然题词:“感谢朱俊贤同志千里迢迢赶到北京祝贺亚运会胜利召开”;最使我欣喜的是,张副市长还向我颁发参加第11届亚洲运动会的纪念证和纪念品,这给了我极大鼓舞,激励着我为实现未来的目标奋勇向前。

在京期间我还拜访传奇式英雄人物张泽石、张达等。我向军事博物馆捐献了志愿军使用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饭票”和“汽油票”,以及朝鲜战地寄往祖国的信封。军事博物馆按照军事文物条例规定向我颁发了“捐献革命文物”的证书。

我还期盼着和《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的见面。经过多方面努力,10月3日,我与魏巍终于在他的北京西山住处重逢。他紧握着我的手,双眼滚动着泪花。我心情平静下来后对他说出准备骑自行车去朝鲜庆贺金日成主席80华诞,并取道丹东,沿途祭扫当年并肩战斗的烈士的想法,魏老听后讲了一席肺腑之言和不少勉励我的话,然后挥毫写下“赠给朱俊贤,向革命前辈学习,祝旅途愉快”的条幅和“最可爱的人”的横幅,落款钤印后,又将长篇小说《东方》签赠与我。告辞时,魏老热情地送我至大门。骑车上了山岗,我回首望去,挂满柿子的树下,魏老还在挥手目送我。这依依不舍的一幕,从此刻进了我人生的征途里。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