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7月18日

一张肖像照的故事

孙孟英

 

2007年1月16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了王开照相馆发现了一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笔者作为老照片的发现人,对这些老照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此,特去采访了时年97岁的王开照相馆老板王炽开的亲侄子王振环。

王振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强。他13岁进入王开照相馆工作,对王开的历史非常了解,那天他边说着伯伯王炽开当年为孙中山拍肖像照的故事,边从相册里取出孙中山肖像照给我看。

1911年12月25日的上午,虹口北四川路上已是行人熙熙攘攘,车流不断,一派热闹的景象。在北四川路桥下不远处的同生照相馆内,摄影师和服务员都在忙碌着打扫店堂和摄影棚的卫生工作,就在这时,突然进来十几名男子,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进门就说要找老板。

老板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眼前那些人的来意,但看那些架势,知道对方是有来头的。于是忙回答道:“我是这里老板,贵客有何事情?”

那中年男子把老板推进办公室,随后把门一关郑重其事地说:“我们到你这里来有要事,希望你听从我们的安排。”

老板问道:“请贵客吩咐,我一定照办。”中年男子见老板有些胆怯,态度缓和些说:“你现在把照相馆大门关了。”

“什么,照相馆马上打烊?”老板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暗暗道:“这下碰上了敲竹杠的黑帮上门来了,糟了!”

男子看到老板额头上急出了汗,知道他是误解了,忙解释道:“老板,你别急,听我把话讲清楚。我们是奉上司的命令,因为贵店照片拍得好,名声在外,有一位重要的大人物要来拍照,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几个人先过来打前站,做好安全工作。”

“这店一打烊,生意怎么做?”老板还是考虑到经济利益。

“我们上司已吩咐说了,损失的钱会补给你的。”男子爽快地说。

老板于是让员工把店门关上,并在大门外挂了一块停业的牌子。这时男子又对老板说:“等大人物来了,你要请一位最好的摄影师拍照。”中年男子看了看老板又接着说:“你把最好的摄影师请到办公室来,我有话要说。”

老板马上把首席摄影师王炽开叫到办公室。中年男子打量了王炽开一番道:“今天要你为大人物拍照,一定要拍得好,必须成功。”

中午时分,同生照相馆门前有两辆英式的黑色小汽车戛然停住了,只见好几个男子急忙下车打开左边车门,一位身穿一套黑色西装、头戴礼帽的先生下车,并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同生照相馆。

当这位先生走进摄影棚,摘下礼帽时,王炽开不由得傻了眼:竟然是如雷贯耳的孙中山先生!陪同他的还有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及上海同盟会领导人黄兴、陈其美及宋教仁等。

王炽开为了确保拍照片一次成功,他准备了两台照相机,每台各拍三张,在布光、取景方面都特别仔细与认真,精准敏捷地捕捉到了人物的最佳神态。这让孙中山先生非常满意。他亲切地主动同王炽开握手,夸他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摄影师。令王炽开惊喜的是,他和孙中山先生竟然是广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同乡人。孙中山先生勉励王炽开好好干,将来自己开店当老板。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当上了临时大总统,所用的标准人像照,就是王炽开为他拍摄的这张。

这事很快在全上海同行中传开。同生照相馆更是生意兴旺,门庭若市。王炽开也名声更响,这为他日后开“王开照相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