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国内新闻
2025年07月17日

从“大通铺”到“智能房”

想象一下,成千上万吨小麦不再忍受冬寒夏暑,而是住进了四季如春的“智能房”,常年室温稳定在15℃以下。这个新奇场景,就在阜南县皖西北粮食产业园。

刚踏入这座特殊的粮仓,一股清爽、干燥的凉意扑面而来,与门外夏日的燥热对比鲜明。抬头望去,巨大的空间顶部并非裸露的房梁,而是覆盖着一层“吊顶”。

“这不是普通吊顶,而是高性能保温层。”阜南天润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洪宏解释道,“不仅是头顶,墙壁、地面甚至每一扇门窗,都经过特殊改造,就像给整个粮仓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最大限度锁住冷气。”

“粮食与人一样,也需要‘呼吸’,维持生命力。”余洪宏说,“一般粮仓就像是‘大通铺’,那么多粮食挤在一起,很难做到‘自由呼吸’。”

在恒温仓,地面铺设着整齐的网格状“地笼”,冷气悄然无声地从这里均匀渗透进巨大的粮堆深处。“这是一个智能循环的‘肺’。”余洪宏形象地说,“冷气下沉,废气上升排出,时刻保持仓内气体新鲜。”

粮食住进“智能房”,最直接的好处是减损。“普通粮仓损耗率通常在1%左右,而在这里,能稳稳控制在0.5%以下。”余洪宏的语气里带着自豪。

余洪宏算了一笔账:整个粮库总容量12.6万吨,意味着每年能“抢回”630吨粮食。“以一名成年男性一天吃0.5公斤主食计算,630吨够1000名成年男性吃约3年半。”

与普通低温粮仓不同,阜南县的智慧粮仓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智“五恒”管理。“粮食储存从保证数量安全转向质量安全,粮食储存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阜南作为粮食生产大县,是开展控温保质绿色储粮技术前沿应用的理想试验田和示范窗口。”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研管理处负责人张涛说。

智能化粮仓运行成本高吗?“粮仓利用谷电进行常态化运行,每吨粮食每年仅用电6千瓦时至10千瓦时,较传统低温粮仓能耗降低70%以上。”余洪宏说,“将继续推进传统粮仓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让科技深度赋能‘慧’储粮,耕好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

摘自《安徽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