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唐家浜地下支部:松江、青浦间的战斗堡垒
在小昆山东南方向,有一个唐家浜村。它的东面与东、西贤村,吊子角相邻,北与召庄村相望,中共唐家浜地下支部就诞生在这个地方。这是一个反日本法西斯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九三八年初,正当日本法西斯疯狂侵略我国的时候,上级党组织派张蕴琛(又名顾雪生)以卖香烟的小商贩身份来到了唐家浜村,借住在农民王应桃的家里。张蕴琛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王应桃可以依靠,就把他作为发展入党的对象。
这年四月,由张蕴琛介绍,王应桃成了唐家浜第一名地下党员。同年,他们还相继发展了王建书、王季贤、王文星、王志斌四人入党。一九三九年,又有潘德楼、王振芳、庄金高参加了党组织,就在这一年中,中共路南特委松江工委唐家浜地下支部正式成立,王应桃为支部书记,王志斌为组织委员,王文星为宣传特委。
唐家浜地下党支部的活动是在极其困难而又艰险的环境中进行的。学习、开会、发展党员一般都是晚上在南长浜王厚昌、王应桃家的车棚里和长兴港河东的曹、夏家坟内秘密举行,碰头时人数不多,时间短促,以免被敌人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了各项斗争活动。
当初在小昆山周围有顾复生的部队,还有朱亚民的浦东支队。他们常于日伪据点之间展开游击战。唐家浜一带就是他们经常过往、宿营的地方。
一九四二年五月,新四军的一支二十多人的小部队开拔到唐家浜北面的张家浜过夜。第二天,郑志贤、王文星、徐庆平(东厍村党员)一面做好暗哨工作,一面联络与我地下党有联系的伪保长张寿良以及另外几位积极分子,在村东南的长兴港上搭好浮桥,以便部队过河向东出发。
到了下午,驻小昆山和天马山的日军和汪伪宪特工闻信包围了张家浜,拉开了战火。新四军当即予以还击,打死了姓郭的宪特工班长,我部队由徐庆平带领,夺路通过预先搭好的浮桥,向泗泾方向转移。日伪军偷鸡不着蚀把米,怏怏而回。 唐家浜地下党支部的不少党员是以伪职作掩护而进行工作的。一九四三年,由青浦王友生任中队长的新四军锄奸突击队扩充力量,唐家浜支部派王根泉、王春青去参加,并担任了班长职务。活动在青浦北面三棣屋一带。一次,有个日军密探来村探听新四军活动情况,王友生即命王根泉、王春青持枪跟踪捕获,并将他押回村中,在庙内审问,晚上就将这个汉奸处决了。
同年八月,凌大良带领的一支一百二十多人的新四军队伍,在卖花桥西面的东挺港同徐匪伯堂的“忠义救国军”接火,俘获了徐部二十多人,并缴获了俄式机枪一挺和步枪十二支。为了减少摩擦,共同抗日,新四军和唐家浜地下党约徐于当晚在召庄村陆少卿家里谈判,我方决定放回俘虏,归还步枪,徐伯堂被迫答应不再妨碍新四军的行动。
抗战的烽火岁月里,唐家浜地下党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使抗日部队能经常往来于松青之间,来到唐家浜宿营,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来源:云间青史微信公众号)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