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7月09日

抠头苹果

张 勤

 

以前我们那的小镇上只有一家水果店,而且还是国营的。水果店里除了出售品相完好的水果,不时会打折出售些磕碰坏了、或有些烂点的瑕疵水果,尤以苹果居多。乡人却不说烂苹果,而是说成抠头苹果。原来这样的苹果正确吃法是,要用小刀抠除坏了的部分,剩下没坏的清洗一下就可以吃了。因此把烂苹果说成抠头苹果倒也十分形象。并且不说烂苹果,也体现了乡人对水果的珍视。

小时候,父亲会骑着自行车带我到小镇上去理发。对于理发,我比较抗拒,觉得刚理完发,发型很难看,并且掉落的细碎短发也扎得人痒痒的。但好处是可以借此到小镇逛一圈,会淘到喜欢的小人书,父亲还会给我买些好吃的。那时乡人手头较拮据,所以买东西图实惠,而打折的水果正符合要求。理完发往西没几步,就是国营水果店。父亲从店里选购几个稍有坏点的抠头苹果后,摘下挂在皮带上的钥匙串,里面有一把折叠小水果刀,父亲就用小刀抠去有些变坏的部分,再把苹果皮削去,然后父亲跟水果店的售货员打声招呼,拧开水果店屋檐下的水龙头,水就“哗哗哗”地流淌出来了。父亲把抠头苹果放在水龙头下仔细清洗干净后递给了我。对我而言,这一切都是新奇的,一来平时很少吃到苹果,二来村里人家只有河水、井水可用,只有小镇上才有自来水,用自来水洗过的苹果,透着一股清凉与清香。我接过苹果,闻着就已经陶醉,再咬上一口,果汁飞溅,又甜又脆,真是解渴解馋。一个苹果啃完,甚至会打出饱嗝来。

那时乡间老汉会徒步赶往小镇,所行目的是到茶馆里吃茶嘎山湖。但爷爷并不热衷于上小镇喝茶,他觉得自己在家泡滇红喝也很惬意。偶尔爷爷才会徒步到小镇上去,却并不是为了喝茶,而是去采买些日用品。回来时,爷爷手里的竹篮里,也会买一些小零食,其中就有抠头苹果。但爷爷买的苹果坏点更多,当然应该是打折的力度也更大。但奶奶还是会细致地挑选,用水果刀仔细地挖出一个个小坑来,经过这般处理的苹果,再用井水一洗就可以享用了。奶奶会挑出品相好一点的苹果给我和妹妹吃,她和爷爷只会留下星星点点抠了好多坑的苹果。奶奶的吃法有些奇特,因为牙口不好,要用汤瓢(调羹)刮成果泥,一勺一勺舀着吃。奶奶说,抠头苹果比好苹果酥烂,用汤瓢刮来吃正好。也许心里满足,就是好吃的,记忆里那样的抠头苹果每一口都是沙沙甜甜的。

当然,说是抠头苹果,也泛指一切有些坏点,需要抠除才能吃的水果,梨、桃子等都有。炎炎夏日里,路过桃园,见桃农正在摆摊兜售桃子,能用很少的钱盘下一大堆有些坏点的桃子,遇到这样的机会,我总是不会错过。兴冲冲地提着一大袋桃子赶回家,这般熟透的桃子,最适宜牙口不好的老人享用,叫来爷爷奶奶,还有隔壁的阿公阿婆,大家搬出矮凳,围坐一起,用刀削,用手剥,用嘴吸吮着吃,一时手上嘴里都是桃肉桃汁,那份满足反倒是完好的桃子所比不了的。一时,小院里,满是桃香与欢笑声。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