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国内新闻
2025年07月04日

已累计守护1300万吨粮食

储藏新技术让储粮害虫无所遁形

近日,在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面向社会发布了粮食流通领域10项科技创新成果,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唐培安教授牵头研发的“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成功入选。该成果首次构建了基于储粮害虫特征挥发物的嗅觉检测系统,首次将基因干扰技术应用于储粮害虫防治,填补了国内外储粮害虫防治效果评价方法空白。

“据统计,每年我国粮食一半以上的储粮损失是由储粮害虫造成的。”唐培安告诉记者,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储备国,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长期困扰粮食安全。传统磷化氢熏蒸防控技术因抗药性加剧、生态污染风险以及智能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亟待突破。南京财经大学团队立足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历经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为行业难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为解决储粮害虫实时精准监测和早期预警难题,团队创新性开发了基于二氧化碳信号的储粮害虫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为实现多种极高抗性储粮害虫100%杀灭,团队从多层面系统解析储粮害虫磷化氢抗性机理,开发了基于新型储粮害虫熏蒸剂甲酸乙酯和工业化射频杀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了储粮害虫基因靶向药剂,为储粮害虫磷化氢替代提供了解决方案;为给储粮害虫防控技术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团队建立了首个储粮害虫防控技术应用评价方法,牵头制定2项相关国家标准。

“该技术成果系统解决了储粮害虫防控的监测技术落后、防治技术单一和缺乏效果评价三大瓶颈问题。”唐培安告诉记者,目前成果已推广应用于200多个粮食储备库及生产企业,累计守护1300万吨粮食储藏。未来有望在全国粮食仓储企业中进一步推广,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耕好“无形粮田”。

摘自《新华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