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5年07月02日

壳薄、味鲜、滋味足

松江六月黄“爬”上市民餐桌

本报讯(记者 刘芮孜 摄报)农历六月,暑气蒸腾,夏日限定美味“松江六月黄”悄然“爬”上市民餐桌,凭借壳薄、黄满、肉嫩,成为餐桌上的宠儿。6月27日,记者走进松江水产养殖基地,到源头探访“松江六月黄”的美味密码(见右组图)。

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泖港镇的大泖水产基地,蟹农正划着皮筏在蟹塘中心捕捞“六月黄”,察看其生长情况。所谓“六月黄”,是指黄浦江大闸蟹在进入成熟期前完成第三次蜕壳后的“童子蟹”,膏黄丰盈、壳体较薄软,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小鲜肉”。

“松江六月黄”的优异品质得益于一以贯之的科学养殖模式,全区各水产专业合作社采用雌雄分养技术以及精细化水草管理,有效净化、改善蟹塘水质。当天,记者就在大泖水产基地看到有蟹农正在进行水草管理,通过调整水草分布密度,进而有效调节水温。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怡介绍,合作社已经坚持养蟹30余年,作为“江海21”国家良种亲本培育基地,合作社坚持精种水草、稀放蟹种的科学养殖办法,只为让市民品尝到一只好蟹。今年合作社养殖了100多万只大闸蟹,初步估算,近期将上市4万只“六月黄”。

绿色生态也是松江水产养殖基地的一大亮点。走进位于小昆山镇的昆泖水产基地,绿草如茵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草坪上撑起的天幕、干净整齐的蟹塘,从高处俯瞰,更像是一个滨水公园,实乃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沿着玻璃栈道走向一方蟹塘的中央,塘下水草清晰可见,在增氧设备的加持下,蟹塘水体实现微循环。只见蟹农拉起预先放置的地笼,笼内爬满了掌心大小的浦江蟹,活力十足。

“今年的蟹规格蛮均匀的,非常符合‘江海21’的特征,而且蟹的底色干净,这也是水质好的表现,”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顾红明拿起新捕捞的“六月黄”介绍道,“目前‘六月黄’壳薄肉也嫩,烧出来的味道更是鲜得不得了,市民朋友可以实地来基地体验看蟹、捕蟹、选蟹、品蟹的全过程,从蟹塘到餐桌美味无缝衔接。”

顾红明一边介绍,一边把新鲜捕捞的“六月黄”送进了昆泖水产基地后厨。只见厨师先将“六月黄”从中间一分为二,蘸取少量面粉锁住蟹黄,用菜籽油炸至金黄,再另起灶与年糕一同翻炒、收汁,没一会儿工夫,软糯鲜香的“六月黄”炒年糕便出锅了。咸肉蒸“六月黄”更为简单,只需将咸肉与毛豆在蟹上铺开,上屉蒸熟,便能充分释放鲜甜口感。

今年松江主要有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上海昆秀水产专业合作社、上海金泖水产专业合作社和上海渔浪水产专业合作社4家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松江六月黄”,将持续销售至8月中旬,填补成蟹在9月上市前的美味空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