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国内新闻
2025年07月01日

老年课堂欢乐多

“咚咚锵!咚咚锵!”日前,记者来到六安市裕安区城南镇宝丰寺社区的城南镇老年学校,远远就听到欢快激昂的鼓点声。在老年学校一楼的课堂里,30多位身穿红衣的学员,跟随指导老师敲打着小腰鼓。

“过去咱们村没有老年学校,我就和老姐妹们跳广场舞,自己到区老年大学上腰鼓课。2023年镇老年学校在村里落地,由我教腰鼓课,现在咱们班有40多名学员,常聚在一起学腰鼓,整个人都精神了。”尽管已有70岁,但是金多华老人却精力十足、步伐轻盈,说起自己的腰鼓班,言语中充满自豪。

近年来,裕安区以老年教育为抓手,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该区通过打造多元化学习平台、开展特色文体活动,使老年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从乡村到城区,裕安区精心编织的老年教育网络,为不同兴趣的银龄群体提供着丰富多元的精神滋养。

在城南镇关田畈社区的活动室里,一群老人正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做瑜伽。“刚开始觉得这把老骨头哪还弯得动?没想到坚持下来,身子骨轻快了,精气神也足了,连家里人都说我年轻了!”在这里练瑜伽的市民王新云说。

裕安区打造“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网络,现有各类老年学校352所,其中,区老年大学1所,区老年大学教育分校1所,乡镇街老年学校22所,乡镇街老年学校教育分校19所,村(社区)老年学校308所,社会办学1所,去年该区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了5.2万名老人。

裕安区还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根据老人“点单”情况来安排课程。“针对老人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瑜伽课、交谊舞课、AI引导课,还有腰鼓课、庐剧课,根据部分乡镇的需求,我们还和区农业农村部门联手,在老年学校里开设了农业技术课程,向老人传授他们感兴趣的茶叶、金银花、草莓等种植采摘技术。”裕安区老年大学教务处主任邓元生说,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老年教育平台成为城乡老人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成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老人增加社会交往、助力他们持续实现人生价值的“温馨家园”。

摘自《安徽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