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看长三角
2025年05月13日

形成RISC-V产业链,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突破现有架构,苏州“芯”势头强劲

日前,苏州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并同步举办RISC-V产业沙龙。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趋激烈,RISC-V凭借开源特性等优势,被业内公认将改写芯片市场竞争格局,苏州在RISC-V芯片领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开源新势力

RISC-V撼动芯片江湖

在半导体领域,X86架构主导高性能运算的PC领域;ARM架构凭借低功耗优势,集中于手机和物联网等移动端;而RISC-V架构将以开源、精简、低功耗的优势,成为突破现有架构格局的新选择。

作为完全开源、免费的指令集架构,RISC-V允许任何企业、研究机构自由设计、制造和销售芯片,无需支付专利授权费。这一特性不仅大幅降低芯片研发门槛,使得初创公司、中小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能以更低成本进行创新。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国内加快打造RISC-V芯片产业创新生态。从物联网、嵌入式设备到高性能计算,RISC-V正逐步渗透至AI、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一个开放多元的芯片新时代正在到来。

 

苏州军团

领跑RISC-V新赛道

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苏州在RISC-V领域已形成IP核设计、芯片研发、应用落地的完整产业链,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自2017年起,苏州国芯科技就开始投入RISC-V架构的研发,并成功开发出多款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RISC-VCPUIP核。国芯科技总经理肖佐楠介绍,目前公司基于RISC-V架构开发了信息安全芯片、MCU芯片等,已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国芯科技在RISC-V指令架构上进行了神经网络扩展指令集架构研究,支持神经网络算法的加速处理。这一创新不仅提升了芯片的计算性能,更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睿芯集成核心团队从事高通量处理器设计20余年,是国内RISC-VCPU领域的先行者。据睿芯集成主要负责人介绍,其产品基于RISC-V架构,可服务于边缘计算、具身智能、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客户。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国际国内龙头客户供应链体系,发展成为国内RISC-V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头羊。

成立于2019年的苏州微五科技,专注于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AIoT芯片及相应产品的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公司拥有从32位嵌入式到64位高性能等多系列RISC-V处理器IP,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多种类RISC-V内核的半导体芯片公司,且产品完全自主可控。”微五科技总经理范翔表示,其物联网安全芯片、工业控制MCU芯片已实现量产应用。

 

苏州创新中心

将推动产业创新、应用落地

“苏州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的成立,是苏州在RISC-V产业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苏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将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和领军企业代表,以及上海、深圳、成都等地的集成电路产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与实践经验。

过去15年,RISC-V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落地,未来或将成为AI、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的核心驱动力。随着苏州创新中心的启动,RISC-V产业有望进一步整合资源,突破技术壁垒,在全球半导体竞争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开源开放是RISC-V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芯片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路径。”业内专家认为,苏州的创新中心将有力推动RISC-V芯片产业创新和应用落地,为国产芯片发展注入新动能。

 

摘自《苏州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