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星状神经节 按下平衡情绪“开关”
当我们面临诸多压力或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而导致身体各部位不舒爽时,身体通常需要通过一个“开关”来起调节作用——星状神经节。《健康智慧屋》栏目日前邀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心肺及重症康复中心、麻醉及疼痛科主任余斌为大家科普神奇的星状神经节及其阻滞疗法。
星状神经节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隐藏在颈部两侧,在临床上需要通过专业超声仪器才能看到,由颈下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形成,该神经节位于C6和C7椎体之间,具体处于颈横筋膜深面、颈长肌的表面,椎动脉的前内侧,颈总动脉和颈静脉的后中间,以及气管和食管的外侧。因其外形在超声影像下酷似“星星”,故被称作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什么方面的疾病呢?余斌从一个病例说起:一名70余岁的女性患者因家中变故、至亲离世后,出现心悸、多汗、不耐热、情绪激动、睡眠障碍等症状前来就诊。此前,她曾辗转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症状得不到缓解。这些症状看似孤立,实则联系紧密。排除常见器质性病变后,自主神经系统成为关键。为明确病因,医生对患者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测。该检测通过监测心率变异性、呼吸参数和血压等指标,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结果显示,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偏向交感,这正是症状产生的根源。针对患者病情,医生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此疗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在颈部特定位置穿刺,注入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星状神经节传导功能,调节神经递质释放,纠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失衡,进而调节自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该患者按疗程接受治疗后,心悸、多汗症状减轻,情绪稳定,睡眠改善。一个疗程后复查,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生活重回正轨。
除此之外,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证还有:头面部疾病,包括头痛、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美尼尔综合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非典型性面部疼痛、脑缺血性疾病等;颈肩及上肢疾病,包括颈肩臂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多汗症、雷诺病、上肢动脉栓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等;其他包括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失眠、哮喘、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顽固性痛经、缺血性心肌病、创伤后疼痛(伴有皮肤水肿、冷汗、青紫)、复杂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在第一个案例当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偏向交感,这正是症状产生的根源。那么,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它和星状神经节有什么关系呢?对此,余斌表示,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平衡相互制约,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又相互协作的关系,组成一对配合默契的孪生姐妹,使身体能较好应对喜怒哀乐。如果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紊乱。
为预防紊乱发生,余斌建议,要保持规律作息,即充足睡眠,每天7-9小时的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恢复;要固定作息,尽量在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帮助身体形成生物钟;要均衡饮食,需要多样化食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尤其是B族维生素、镁和Omega-3脂肪酸;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酒精和高糖食物的摄入;要适度运动,可以进行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或者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放松神经的放松运动。另外,也可以尝试管理压力,如深呼吸、冥想、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合理安排任务,避免过度紧张。建议还要保持社交,包括积极社交,比如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支持;或者寻求帮助,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专业支持。还要避免过度刺激,比如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尤其是在睡前,避免蓝光干扰;要适度娱乐,避免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或看刺激性内容。同时要保持良好心态,包括积极思维,培养乐观态度,避免过度焦虑;同时发展个人爱好,提升生活满足感。此外还要进行环境调节,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整洁、舒适;同时多接触大自然,放松身心。还要适度休息,要避免长时间工作,适时放松,定期休假,缓解压力。
主播、编导 胡婉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