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选择分娩镇痛 生产舒适大提升
分娩镇痛被许多孕产妇称之为“产妇之光”,是通过镇痛技术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减少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疲倦,提高母婴安全,降低侧切率,改善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及产后抑郁的医学操作。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哪些?产妇该如何选择?《健康智慧屋》日前邀请了松江区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肖峰为大家科普相关医学知识。
目前常用的分娩镇痛有两大类,一种方法是非药物性的,通过产前训练、指导子宫收缩时的呼吸等来减轻产痛,如音乐分娩、导乐分娩和针灸等,但非药物的分娩镇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产痛,不能实现真正的无痛分娩。另一种方法是药物性的,应用麻醉药或镇痛药来达到镇痛效果。药物性分娩镇痛有静脉分娩镇痛、吸入分娩镇痛及椎管内分娩镇痛等。在众多的药物镇痛方法中只有硬膜外分娩镇痛最接近理想的分娩镇痛,也是松江区妇幼保健院目前推荐的分娩镇痛方法。
只要产程发动,有规律宫缩,产妇有意愿就可以实施分娩镇痛。麻醉医师会根据不同产妇对疼痛的敏感程度,调整用药方案和剂量,以达到产妇满意的镇痛效果。另外,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孕妇错过了潜伏期和活跃期,只要产妇要求仍然可以实施分娩镇痛。
肖峰介绍,分娩镇痛是一项临床麻醉技术,对胎儿无任何不良影响。当然,产妇要承担一定的麻醉风险,但分娩镇痛的麻醉药物剂量只有剖宫产麻醉药物剂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因此,它的风险比剖宫产还要小,所以准妈妈们可以放心地选择无痛分娩,享受做母亲的幸福。
不过,分娩镇痛并不是万能的,肖峰表示,惧怕打麻药、过于担心麻醉风险的产妇,主观上不能配合医生操作的产妇,麻醉医生判断不能进行穿刺的人群如有凝血功能障碍、败血症、全身或穿刺点存在感染、肿瘤的,有脊柱畸形、隐性脊柱裂、椎间盘滑脱、椎管狭窄史、椎管肿瘤、脊柱外伤手术史的,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脑膜脑炎、脊髓灰质炎、颅内压增高及严重头痛者)的产妇无法进行分娩镇痛。
与此同时,分娩镇痛是一项医学操作,有一定的失败概率。肖峰介绍,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含量高,由于技术风险或产妇本身的因素,会有一定的穿刺失败率,据统计在3%左右。而随着知晓率的上升、接受分娩镇痛的准妈妈们配合度的提高、操作过程的不断优化,这个失败率正在不断下降。同时,打了无痛之后的产妇与没有进行镇痛的产妇相比,第二产程会略有延长,有很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这不会对母胎产生不利影响,医生会采取最合理的应对措施来保障母胎安全。
(主播、编导 胡婉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