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5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民生新闻
2020年05月22日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风采展④

上海天文博物馆: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

  上海天文博物馆位于风景优美的松江西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内,其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建立于1900年的佘山天文台,它是中国第一座建有天文圆顶和拥有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天文台,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2004年,上海天文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天文博物馆,现为全国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海天文博物馆兼具历史展陈和科学教育功能。“百年天文台”展区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近代天文学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聚焦望远镜”展区描述了天文望远镜诞生400年以来引领天文学发展的历程;“天之文教室”基于原有展馆布局,配置多媒体设备开展各类科普报告、沙龙及学术交流活动。

  上海天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台建成于1900年、拥有40厘米口径的双筒折射望远镜,它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迄今仍为中国最大的折射望远镜之一。为此望远镜而建设的佘山天文台是中国第一座真正专业从事天文观测的天文台,见证了中国近代天文发展的历史。此外,博物馆内还拥有百年天文图书馆、数千张天文底片,以及帕兰子午仪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海天文博物馆在历史展陈之外,还建有独具特色的“星空之旅”互动式球幕电影厅,游客在漫游神奇宇宙的同时还可以触摸探索宇宙的奥秘。此外,博物馆还建有太阳观测中心和大众天文台,配置一台35厘米的天文望远镜,白天可以实时呈现太阳的影像,夜晚则可以欣赏到月球和其他星球的迷人面貌。

  作为上海天文台对外进行科普宣传的主要基地,上海天文博物馆经常组织各类天文科普活动,包括在重要天象发生时组织天文观测活动,同时走进社区、走进校园,面向中小学和社区居民开展天文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尽力满足广大市民对探索科学世界的渴望。近几年来比较大型的科普活动包括2008年8月1日赴新疆观测日全食,2010年1月15日组织爱好者赴大理观测日环食,2010年8月14日带队赴内蒙古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等,特别是2009年7月22日的长江日全食,上海天文博物馆承担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日食观测活动的大规模宣传和组织,充分发动了各个媒体平台创造了天文科普宣传的新高潮。针对2018年发生的月全食、火星冲日等天文现象,上海天文博物馆联合腾讯、《解放日报》、学而思网校等平台进行了网络视频直播活动。历次直播活动的访问量累计均突破百万量级。

  2010年3月起,在上海天文台和上海市天文学会的支持下,上海天文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一个“天之文系列天文科普讲坛”活动,每月邀请天文专家对热点天文问题进行解读,并对下月天象观测作出预报和指导,共同为市民打造一个走进科学、了解宇宙的舞台。该讲坛现已成为上海天文博物馆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的一个品牌项目,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

  来源 微信公众号“文明松江”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