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1年05月20日

从中职特殊教育班走上社会

我区助特殊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

本报讯(记者  张小小)激发特殊孩子的潜能,鼓励他们迈向职场、融入社会,提高生活质量。今年6月,松江区首批中职特殊教育班的孩子经过4年学习,即将迎来毕业。目前,毕业班的孩子已经在特殊群体就业见习基地开始新生活,跨出了从校园到社会的第一步。

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文,要求加强职业教育,支持校企合作,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市、区两级随后出台相应行动计划。作为全区首个试点,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于2017年9月设立了中职特殊教育班,招收了首批10名学生。

学校为特教班专门配备了3间标准专用教室、一个近500平方米的花圃和一幢独立教学实训楼,并开放整体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特教班学生既享有定制的小班课程,又与普通学生每天在食堂一起就餐,参加学校的各类竞赛、展演活动,甚至一起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普特”融合的理念贯穿了整个4年学习生活。

从开班之初区残联就展开跟踪工作,并根据他们所学专业内容挖掘企业资源。经过牵线搭桥,教学点与中华老字号乔家栅和本土著名餐饮企业竹筷子展开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以工作坊形式开展就业培训和岗位历练,组织学生深入岗位,观摩学习生产、操作流程,保障学有所用。2019年,学校还耗资200多万元改建装修3间标准教室,新建2间餐饮企业实训工作坊,完善了校内无障碍设施建设。目前,学校已招收4批共39名学生。

为了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初衷,去年下半年,随着特教班第一批学生升入四年级,由社会爱心人士筹资注册了公益社会实践基地——蜗牛宝贝成长营(见左下图)吸纳了首批学生中的6名,另外几名学生前往富悦大酒店客房部接受顶岗实习培训。

“发起成立基地,是希望探索特殊青少年社会实践和技能培养的新模式。”蜗牛宝贝成长营坐落于西林北路325号,由一家关注心智障碍青少年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民非机构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空间分上下两层,一楼设计成咖啡吧的环境,学生在这里可完成从顾客落座、点单、配制、送餐全环节的模拟实践,二楼有烘焙室、活动室,可以承接各类社会体验活动,学生也会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与体验者互动。

自去年试运营至今,有不少爱心企业看中了这一社会实践模式的市场价值,并希望为这些学生提供真正的市场化就业机会。今年下半年,开元地中海有望开设第一家慢时光蜗牛公共空间,作为基地实践的复制探索来吸纳就业,帮助他们进一步融入社会生活。

记者从区残联获悉,蜗牛宝贝成长营已于今年4月挂牌松江区特殊群体就业见习基地,近日,又成功申报为上海市残疾青年职业见习基地。

通讯员供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