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1年07月29日

难忘的霍邱城西湖军垦农场

高伟忠

1977年初春——那是一个永藏记忆的初春,一个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了三年的“插队知青”,立志要当兵的夙愿终于实现。那时我刚好19岁,带着父母亲的期望和重托,踏上了北去的火车,经过一日一夜的路程,在安徽省合肥市亳州路上的省军区独立师炮兵团的营区里安顿了下来,开始了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

从那天起,列队、操枪、瞄靶、投弹、听政治课成为新兵集训生活的全部,我感到一切都是那般紧张和新鲜,尤其看到那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和时间折叠成“豆腐干”般的被子时,才恍然大悟,我已是一个兵了。戴上了帽徽,佩上了领章的那一刻,如同孩提时过年穿上了新衣般快乐无比,对着镜子照个不休,特向排长请了假,约了几个松江老乡战友,去市内逍遥津公园照相寄往家里,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让父母亲一起分享荣光和喜悦。

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很快结束,当得知自己这个“新兵蛋子”被分配在野炮营二连时,我还兴高采烈呢。殊不知,野炮营是一个远离合肥市有一天路程的霍邱县境内的叫城西湖军垦农场的连队。当时没到营地,耳边就传来“闻名遐迩”的霍邱“十八怪”:“牛大粪贴墙外”“麦秸草当铺盖”“三个蚊子一碟菜”……身临其境,我从未见过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田野贫凉至极,散落在湖旁的零零星星的低矮茅草房摇摇欲坠,破衣烂衫的村民脸上表情呆滞。看着不堪入目如此贫瘠龌龊的环境,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这就是所谓的保家卫国的地方?这就是青春热血洒军营的场所?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各种沮丧涌来,真担心才开始的当兵生涯以后怎么去度过!

那天,在新兵到连队的欢迎会上,鬼使神差般的,我代表48名新兵发了言,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下发言。反响良好的发言,让我“回光返照”般地渐渐归于平静。第一个星期日,在去霍邱县城买生活用品的路上,巧遇营部武家堂副教导员,他端详着一脸幼稚的我,问我是不是上海兵,我回答了一系列问话后,他嘱咐我说:“上海兵虽然在部队比较调皮难管理,可脑子活跃,聪明有朝气。”武副教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纠结顿解。那次巧遇的“武教谈心”,成了我好好干的信心起点。从此,我化沮丧为力量,以城西湖为战场,勇往直前与黄豆和麦子“厮杀”在一起。那时,割黄豆多是人工用镰刀一株一株割、一棵一棵砍。成熟后的黄豆,秆子长得又粗又壮又坚硬,不使劲用力,是根本割不断的。那时一个班7个人,一天要完成两亩地的收割任务。在班里,我是个子最矮、力气最小、年纪最轻,又是上海籍的城市兵,根本比不上班里安徽籍等其他地方力大无比、能干巧干的几个“蛮汉”战友。割豆很累、收麦真苦,为了不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手酸坚持,起血泡坚持,胳膊肿了再坚持。那时,每个班不仅要完成劳累艰巨的割豆任务,还要负责除尘、晒干、打包扛进仓库等一条龙任务。那时,排与排,班与班之间天天开展劳动竞赛,不甘落后,我就必须付出更多。每当一天的劳动结束,在归营房的路上,我是“拖”着双腿回营地的。

正是农场的经历,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我。第二年,我被任命为炮2排4班班长。在当班长的两年时间里,我生产任务完成出色,军事考核名列前茅。在每年冬季全营拉进大别山区开展的军事训练中,我的各项考核指标全连第一,炮打目标靶都是首发命中,各种轻武器操练、打靶、投弹成绩优秀,被炮团评为一级全能炮手。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那时,整个部队上下都笼罩在临战气氛中,在全团召开支援前线动员大会后,我第一时间向连部递交了上前线的请战书。我最终没能去成前线。但从那时起,我更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1980年8月15日,是我人生中最激动、最神圣的日子,那天,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是上海籍里第一个入党的兵。从此,我多了一个身份——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回忆中牢记本色,感悟人生。在我人生经过的每一站,最深的情怀莫过于安徽霍邱城西湖军垦农场的那一站,它夯实了我踏上社会之路的路基。没有当兵史,哪有上进心?这身绿军装在我身上悄然划过,却在我心中永留!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