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7月31日

夏练三伏

周祖斌

 

盛夏时节,暑气蒸腾,坐在凉风习习的办公室里,我总会不经意间想起当年军旅生涯中“夏练三伏”的热血时光。曾经那些浸透衣衫的汗水、咬牙坚持的疲惫,如今回想起来,都化作了心底最珍贵、最温暖的回忆。

当兵前我就听人说,新兵连的3个月是最熬人、最辛苦的,只要挺过去,往后的日子就轻松了。可我们当武警的却并非如此。直到新兵下到中队,我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苦与累。

记得刚到中队时,正值夏天,队长的一番话就让我心头一震:“新兵连里,大家不过是学了点基本功,真正的体能和技能训练现在才刚开始。三伏天正是练兵的好时候,平时多流汗,到了关键时刻才能少流血。”

七月的天,热得像个大蒸笼,人站在外面都觉得快要被烤化了,更别说还要在这样的烈日下训练。射击预习、擒拿格斗、单双杠器械、五公里越野,这些都是我们日常训练的主要科目。

练射击预习时,大家趴在地上瞄准,地面的热气一股股往上冒,没一会儿,训练服就被汗水浸透了;练擒拿格斗时,一个扑倒的动作,就能看到一片汗水甩落,身上的衣服湿了又被太阳晒干,晒干了又再次湿透,后背渐渐浮现出一层白白的盐渍。就这么练了一段时间,训练服上的纽扣都因为被汗水里的盐分侵蚀而生了锈。

但这些科目跟每天一次的五公里越野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要是说每周一、三、五早上的徒手五公里长跑还能勉强应付,那其余三天下午的五公里武装越野,才真叫人备受煎熬。

武装越野训练要求全副披挂,每个士兵的战斗负荷差不多得有20公斤,还得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点。这对每个军人来说,都是对综合军事素质和思想意志的双重考验。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排长的鼓励总在耳边萦绕。抬头望去,他肩上已然扛着三支步枪,正大步流星走在队伍最前端。多少次,正是这声呼喊让我猛然警醒,精神也随之一振。人在最困顿、最辛劳、最疲惫的时刻,精神的力量实在是无可匹敌。

我狠咬了咬牙,跺了跺那不听使唤的脚,索性把肉脚板当成铁脚掌——哪怕跑得满脚血泡,也不能在这行军路上丢了脸面。走着走着,渐渐摸出些门道:紧紧盯着排长的背影,让大脑放空,借着队伍行进带起的风,像大雁借气流滑翔一般跟着向前。就这般,我一次次冲破自身极限,最终都能奋力冲过终点,赢得胜利。

若说五公里武装越野是对自身极限的挑战,那夏天在烈日下站一小时军姿,考验的便是真功夫,凭的全是意志力。上午,我们迎着烈日,眼睁睁看着太阳一点点升高;下午,又任由骄阳在头顶肆意炙烤。我们站在水泥地上,像一根根树桩般纹丝不动。每天,太阳都像个火球似的烤着我们,连一丝风都没有。汗水像小虫子一样从全身每一个毛孔里往外钻,训练服很快就粘在了身上。脸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流进嘴角,带着咸涩的味道;还有几滴流进眼里,又痒又涩,格外难受。

更让人煎熬的是双脚。站到半小时后,脚就开始发酸,接着变得麻木、失去知觉,随后便是钻心的疼痛。那一刻,才真正体会到时间竟如此漫长。终于,听到队长喊出“稍息”的口令,那一刻的感觉,就像干渴的嘴唇盼来了一滴甘露,浑身都透着一个“爽”字。

军人的夏天,总裹着灼人的热浪,带着滚烫的温度。我们流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个背影,都会深深镌刻在夏日的脉络里,闪烁着耀眼的光——就算是炎炎烈日,也要为这份炽烈的赤诚与执着,悄悄“收敛锋芒”。

夏练三伏的日子,不仅强健了筋骨,更磨砺出坚韧的意志。后来无论在军营还是回到地方,每当遇上再大的困难,只要想起三伏天里挥汗苦练的场景,便觉得那都算不上什么,都能淡然处之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