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国内新闻
2025年07月31日

科技赋能粮食增产

当前正值水稻生长的重要时期,日前,安徽省级农业专家团队奔赴宣城市宣州区,召开技术培训会议和专家研讨会,为当地整建制推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言献策。

在寒亭镇、杨柳镇、洪林镇、养贤乡等示范点,省级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仔细察看禾苗长势,结合株高、穗数等数据和气候特点,开出“田管处方”;在研讨会上,专家团队围绕再生稻促粒增重、分蘖期晒田控苗等关键技术环节提出宝贵建议;在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中,机条播、机插秧、稻田开沟、无人机“一喷多促”等技术演示,单季稻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课程,为全区农技人员和种植主体送上丰盛的“科技大餐”……

粮食增产的重心在大面积单产提升。宣州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93万亩,年产稻谷38万吨。作为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宣州区创新构建“专家团队+技术骨干+基层农技员”三级联动体系,实行“一县一方案”“一县一专家团队”,并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

具体来看,省级专家提供顶层设计和关键技术指导,区级骨干技术员负责全区和各乡镇技术方案细化与骨干主体服务,基层农技员包村联主体,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面对面”“零距离”指导服务。

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水丛林介绍,这一体系可以将责任明确到人,确保单产提升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意见精准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主体,打通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省市区乡四级专家已累计开展技术指导超3500次。

为了让先进技术看得见、学得会,宣州区还推出“专家揭榜领办”新机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王丹英,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武立权,省农科院研究员夏加发、孙义祥等专家主动“揭榜”,在全区范围内精心打造5个百亩攻关田、13个千亩示范方、2个万亩高产片。这些由专家亲自“操刀”的样板田,计划“亩产超全区平均水平5%”,并为周边10万亩稻田提质增效提供重要示范。

聚焦单产提升瓶颈,宣州区在良种、良技、良机上不断发力。良种方面,主推三个高产品种;良技方面,落实机插秧、精准水肥管理、“一封二杀三补”杂草防除、水稻“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良机方面,应用“插秧机+北斗导航”、水稻种肥同播机、水田整地机、水田开沟机、无人机等机型,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

“比如我们应用的机插秧技术,通过推广‘新型高速插秧机+北斗导航辅助系统’,新建育秧工厂提升育秧能力,探索‘钵盘+秸秆+精量播种’新技术,今年机插秧面积比去年增加3万亩,亩栽插密度提升15%。”宣州区种植业局局长李志说。

“单产提升,功夫必须下在田埂上。”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飞表示,将严格落实专家建议,强化后期田管,深化技术培训和指导,确保三级联动体系高效运转,专家领办的样板田发挥最大示范效应,大力推进粮食稳产增产,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摘自《安徽日报》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