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江三家企业入选今年首批“工赋链主”认定名单
本报讯(记者 韩海峰)2025年首批上海市“工赋链主”认定企业近日发布,全市共有11家企业通过认定,松江区表现突出,有3家企业入选,分别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等政策的重要成果,这批“链主”企业凭借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产业链协同赋能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推动上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松江区入选的“链主”企业展现出鲜明的创新特色。其中,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依托“航天离散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集成重大突破,已连接设备256台/套,开发12款工业软件、31个工业App、16个工业机理模型,构建覆盖47个微服务的完整生态,已为13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培育期内,该所聚焦离散制造行业,以“平台+App”模式搭建模块化系统,部署智能排产、三维测量、数字化培训等关键应用场景,相关环节效率提升超20%。
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云设计+云制造+云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覆盖设计、选型、制造、质检、交付的电子产业C2M柔性服务体系。平台已开发4款工业软件、2个工业App和2个工业机理模型,实现PCBA关键生产数据100%数字化接入。培育期内,该公司建设3个超级场景和11个一般场景,并基于通用大模型技术开发多个智能专家系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Unionfab Cloud联泰3D打印云平台”构建“需求驱动—技术赋能—数据反哺”的闭环服务模式,实现从“单点技术”向“全链赋能”突破。平台已开发MES、DTC、ONE等6款工业软件,推出12个工业App和3个工业机理模型,覆盖研发、生产、供应链协同,带动35家上下游企业转型,并建成5个协同制造场景及3条行业智能产线。通过深度应用AI技术,平台将工艺准备时间压缩至5分钟,产品良率提升至95%,支撑材料消耗减少约25%。
近年来,松江区持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步伐,已相继获评国家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域、全国首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目前,用友、海尔卡奥斯、海克斯康、徐工汉云等一批头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相继布局松江,并已集聚3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服务商和网络安全供应商。
“三家企业入选2025年首批‘工赋链主’认定名单,不仅彰显了松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与广度,更通过‘龙头引领、全链协同’的模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路径,持续夯实松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根基。”区数据局局长张磊表示,松江将持续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加法”,积极把握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机遇,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聚焦工业互联网发展,完善算力生态,进一步聚焦先进制造业转型堵点、难点,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