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江南小镇的时尚之路
沈嘉禄
提起桐乡的濮院古镇,有人认为是江南古镇的还魂记,有人认为是一具浓妆艳抹的木乃伊。一个开放不满周年就引发针锋相对两种观点的景点,引起了我的踏访兴趣。
趁着莺飞草长,桃李芬芳的美好季节,我与妻子驱车沿着G60高速一路疾驶,在嘉兴口子下去,再向北开十几分钟濮院就到了。景区有个后缀——时尚古镇。古老而时尚,是一枚银币的两面。
我们入住的一家民宿就嵌在景区里,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风格,中间有一个小天井,七八间客房,每个窗口指向不同的风景。放下行李出门踩点,步出客堂就有一条回廊横亘在眼前,美人靠上一坐,阳光打在脸上,眼前是一条河,三座桥,一架鸟笼,一片翠色,一树紫花,一叶扁舟。
漫步在濮院景区的石板路上,浓浓的乡愁便如秋潮般地卷起,这里有一树梨花从斑驳的粉墙后探出,那里有一座石拱桥引导游客通向彼岸的酒店,左边屋檐下有身穿宋代灰布袍子的帅哥在叫卖热气腾腾的豆沙蒸糕,右边庭院门口有美貌的姑娘在低头赶做满工满料的嫁衣。
小镇的街道连接着河道与小桥,河里有摇橹船等江南水乡的经典道具,木结构楼阁凌空挑起,行进在窄弄里抬头就能看到更楼或宝塔,棋盘式的街道格局既是对原生态的修复,也是为避免游客重复行走而编辑成的线路图式。
再从建筑风格上看,崇楼高阁是旋律区,青砖小筑是伴奏区,石板小径总在弯弯曲曲中引人入胜,拐弯处又有惊喜让你尖叫。那种移步换景的效果,特别适合游客拍照、拍视频。中心景区内的大跨度石桥,雕刻精细,寓意美好,不仅高度适宜,而且略带弯曲,两侧有繁花嘉树相衬,身穿宋服的美女款款而至,临风一站便成美景。
濮院的老桥有众安桥、女儿桥、栖凤桥、大德桥、大有桥、大积桥、定泉桥、秀桐桥及王板桥等,不是从他乡移来,而是“原产地”的正宗老桥,建造年代不同、形制各异。这九座老桥在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对啦,坐摇橹船从桥洞下穿过的感觉真好!
作为核心景点的漱芳禅园、福善寺、福善塔、翔云观、关帝庙、岳氏三进士第、濮商会馆、北更楼等,一定不要错过。其中的岳氏三进士第(又名岳家大院),颇具北方建筑风格,最早由岳飞的二十三世孙岳鉴所建,现在根据原有老宅改建而成,外墙石雕牌楼做檐,内有大厅、藏书楼、戏台、厢房等。后来这里也成了岳飞的二十八世孙、著名画家岳石尘的私宅。
还有一座关帝庙,庙前广场立着一座赤兔马雕塑,腹中空空,有楼梯供孩子从马腹下面爬进去玩一把,这让我想起古希腊神话里的特洛伊木马。
原址复建的福善寺体量宏大,前殿所用的十几根顶天立地的原木柱,两人合抱也有点困难。目前钟鼓楼已经完成,大雄宝殿还在内部装修状态。寺北耸立的福善塔是景区的制高点,由白色石块层层裹砌,坐电梯直上最高层,濮院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去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个剧组在拍外景,那天有大风,穿宋服的几位美女冻得够呛。
古镇景区重现江南水乡之旧貌的同时加载濮院固有的商贾文化,努力延续并深化濮院老业态商铺文化,比如永记白铁铺、陈记米行、大德桥商铺、小人书店、竹器坊、灯笼铺、定泉桥茶楼等,浓而不烈的烟火气在游客的行进过程中徐徐追随。对应年轻人的时尚店铺则有云想衣裳、简尚良品、濮缘衣服、毛线工坊、濮院好礼、荒井工坊、织白、树间香氛等,还有一间全玻璃外墙的咖啡书店,我们在此喝了卡布其诺,广场上有一位帅哥在弹吉他唱歌。
穿过长街宋街牌坊和仿制的樊楼,游客可以吃到油墩子、萝卜丝饼、油炸臭豆腐、汤罗饼、葱油饼、宋式糕点、麻子烧饼、牛肉拉面、荠菜馄饨、笋丁烧卖以及烘山芋。如果五六个小伙伴想吃一顿濮院特色的正餐或喝个小酒,则有宋宴餐厅、梅锦餐厅、井观餐吧、天运角、花厨餐厅、北廊棚火锅店、濮院小酒院、巡城茶楼、深夜食堂、陈皮茶食铺等。我们在宋宴餐厅的菜单上还看到了梅花汤饼、拔霞供、蟹酿橙、莲房鱼包等《山家清供》里记载的南宋名肴。
或许,在北方游客眼里,它恍然在黄河岸边、大别山腹地;在南方游客眼里,又仿佛置身于长江流域,或者青城山下、凤凰古城、云南丽江,文化符号未免有点错位、重叠、模糊。另外一点,就“返乡式旅游”或“情景式旅游”的体验预期来说,针对不同年龄层游客的互动项目极少,几乎没有。这些都是我对造景思路有所腹诽的地方。不过一路走一路看,总有似曾相识的镜头不断激活你的记忆,进而浓缩成甜美的情绪价值,让疲惫的心灵得到及时抚慰。
时尚是一个多义的、易变的、复合的概念,对于濮院时尚古镇来说,就是借由怀旧情愫和时代审美着力构建的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故乡”,一幅江南版的《清明上河图》,成功与否,就交给时间来裁决吧。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