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3月14日
大仓桥
上师大附外小五(6)班 林鑫菾
春日的阳光为古浦塘镀上一层碎金,我再次站上大仓桥的石阶。这座横跨四百年的五孔石拱桥,在上海西南的繁华深处静默伫立。桥头石碑上的字迹已模糊,却仍能辨出“万历年间”的刻痕——高10米的桥身由青石砌筑,50米的跨度在明代已是惊世之作,至今仍是上海现存古石桥中的魁首。
我摩挲着桥栏上风化的纹路,妈妈讲解的历史信息与眼前斑驳的石纹重叠,带我穿越回那个“舟楫塞港,帆樯蔽江”的漕运盛世。彼时的松江府尚未被“上海”之名取代,却是江南税赋的半壁江山。古浦塘上,满载物资的漕船如游龙穿梭,仓城粮垛高耸入云。我倚在桥边,似乎能听见纤夫的号子穿透时空,看见商贾在桥头用银锭敲击出清脆的市声……
当我看向桥两侧,黛瓦粉墙的仓城风貌区在眼前舒展,古桥与马头墙的倒影在春水中摇曳生姿。来到桥下,看到阳光穿过五孔桥洞,将新月般的弧形光斑投射河面,与青石板上深浅不一的凹痕交织成时光的密码。
步入桥畔斑驳的老粮仓,顾绣传承人的银针游走于薄纱间,忽见光影流转,明代漕船千帆竞渡的盛景竟在苔痕遍布的砖墙上鲜活流淌;转身至古戏台前,昆曲旦角的水袖似烟雨轻拂,AR技术凝出的明代画舫如时空之门洞开,水袖翻飞间,一幅“何以江南”的文明长卷正通过云端向世界徐徐舒展——这虚实相生、古今相融的奇景,令我恍若置身千年文脉跃动的漩涡之中……
离桥时回望,晚霞为五孔桥洞镶上金边,仿佛时空隧道正吞吐着文明的光芒。
我特别自豪,大仓桥已然成为江南新文化地标,它从往昔的漕运辉煌中走来,在现代社会绽放新的光彩,继续丈量中华文化通向未来的里程碑。
(指导教师:陈明海)
链接:
旧版数字报
◎ 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38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