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能安放心中诗意,又能帮助家庭创收
叶榭镇新添一家农家乐
本报讯(记者 贾丽 摄报)老树根上铺块玻璃就是茶桌,汽油桶上架个脸盆就是洗手台,还有金灿灿的砂糖橘,给小院带来了新气象。2月24日,位于叶榭镇兴达村的千步泾小院农家乐开业(见上图),成为叶榭镇发展“庭院经济”的试点。
老宅前,几组原生态的葡萄架搭起了一方惬意的空间。空间里处处可见废旧物品“变身”艺术品的巧思,除老树根茶桌外,旧轮胎刷上颜色也是茶桌,石臼打磨平整就是洗手盆,瓦缸横切个口子居然成了流水喷泉……“打造这个小院我花了很多心思,但钱真没花多少,都是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做的。”农家乐主人周红梅说,“就像老舍先生说的,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
周红梅是土生土长的兴达村人,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在外打拼谋生,但有父母在老家,老屋始终是她吃饭最香、睡觉最安稳的地方,所以她决定在中年之际,回家门口打造一处既能安放心中诗意,又能帮助家庭创收的农家乐。
站在小院门前抬头眺望,东面是松江、奉贤两区界河“千步泾”,西面就是著名的“八十八亩田”,微风暖阳下,在小院里围炉煮茶、撸串烧烤十分惬意。“我最拿手的是扎肉和南瓜塌饼,其他家乡本土菜我也都会做一些。”周红梅笑言。
叶榭镇旅游公司经理吴叶飞介绍,早在2022年,松江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下发了“关于依法有序推进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规定,可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本区农村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发展乡村产业多种实现方式和路径,提升宅基地使用价值。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得知村民周红梅有回乡创业的想法后,叶榭镇旅游公司、农业旅游党支部会同叶榭市场监管所等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共同把关,帮助村民办齐营业执照、餐饮证等相关证件。这也是叶榭镇首家村民利用自家宅基地房屋开设的农家乐。“不久之后,镇里还有另外三家农家乐也将开业。”吴叶飞说,“此外在我们东勤村平移房旁边还有14户宅基地正在进行招商,届时它们将与周边亲子乐园、八十八亩田民宿、茂盛山房等旅游点位形成联动发展,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