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5年01月01日

屋中有炉冬日暖

苑广阔

 

冬天来了,气温下降得厉害,取暖就成了家家户户的头等大事。炉子,则是必不可少的取暖用具。几十年前,那种烧蜂窝煤的铁皮炉子,是家家户户的标配。所烧的蜂窝煤,有的是买来的,多数人家是自己买了煤炭,敲碎、掺土、和水,用特制的模具一个一个压制出来。我曾经和弟弟互相配合,一上午压制了几百个蜂窝煤,到了第二天,两个人的胳膊疼得连饭碗都端不起来了。

烧蜂窝煤的炉子,优点是省钱,一天四五块蜂窝煤就够了,缺点就是热量太小。即便把底部的炉门开到最大,顶部的火头也是若隐若现,慢腾腾煮个稀饭还凑合,如果是炒菜,就难免有点“急惊风碰上慢郎中”。

热量太小,对取暖帮助也不大。尤其是到了晚上,为了避免炉火熄灭,只能在临睡前把炉门用炉灰封死,炉膛里的蜂窝煤变成暗红一片,将熄未熄。这样的炉子放在堂屋里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桶里,盆里的水,照样结冰。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对取暖的要求也高了,烧蜂窝煤的炉子,就从家家户户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体型更加庞大的炉子。

现在,老家最流行的是用废旧煤气罐改装的炉子。经过巧妙的改装,这种炉子炉膛很大,万物可烧。图省事的,直接用铁钳子、小铲子,把大块的无烟煤放进去就行;想省钱的,就把家里的树根疙瘩、脱了粒的玉米棒子、花生壳等等,全部塞进去。

炉子烧东西多,烧东西快,发出来的热量自然就多。一个偌大的堂屋放上这样一个炉子,整个房间都暖烘烘的,屋里屋外的温度,可以相差几十度。

除了方便取暖,这样的炉子烧水做饭也极为方便。很多人家就把炉子放在餐桌边上,不做饭的时候,炉子上就蹲一大铁壶,一会儿壶里的水就“咕咕咕咕”开了,保证一家人一天都有热水用。

到了做饭的时候,把水壶拎下来,炒锅或蒸锅放上去,炉子里炉火正旺,火头贪婪地舔着锅底,煎炒烹炸,什么都不耽误,方便得很。很多人家,特意把这样的炉子安置在餐桌边上,炒好的菜,熬好的粥,从炉子上直接端到餐桌上,一家人热热乎乎吃下去,身体里里外外都舒坦。

现在年轻人流行围炉煮茶,甚至成了一种潮流,引导无数人跟风。实际上,在我的农村老家,乡亲们几十年前,就开始围炉煮茶了。

铁炉子在中间,里面是熊熊燃烧的炉火,中间烧着水,抓一把花生、栗子,掏两个红薯,放在水壶边上,慢慢烤着。一家人围着炉子边聊天边喝茶,喝茶容易饿,于是正好可以用烤熟的花生、栗子、红薯来充饥。慢慢的,屋子里都是花生、栗子和红薯的香气。

冬天漫长的夜晚,大家都喜欢串门,你去我家,我去你家。客人进了屋子,完全不用客气,拉过一张凳子或椅子,围坐到炉前,主人连忙起身拿出一个新的茶碗,给客人倒茶,顺带着把刚烤好的花生、栗子、红薯,让给客人吃。

围炉煮茶,也成了围炉夜话,话题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屋外寒风凛冽,屋里温暖如春。这样的冬天,真的让人怀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