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科创G60
2024年12月18日

松江企业映赛电子进军千亿级市场

商用车电子后视镜实现量产

本报讯(记者 梁锋)商用车光学后视镜存在的视野盲区大、夜间可见性差、雨雪天气里镜面起雾等诸多痛点将迎刃而解。12月16日上午,松江企业上海映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商用车电子后视镜在松江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一百多年前,美国人雷·哈伦驾驶着一辆拥有后视镜的汽车参加越野比赛,后视镜才走进大众视野。如今,汽车后视镜仍有视野盲区大、夜间及雨雪天气无法看清后方视野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大型商用车。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0676人,其中30%以上的事故是由驾驶员直接或间接视野盲区所导致,对于大型商用车,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目前后视镜正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一场变革,传统后视镜将被全新的电子后视镜替代。

电子后视镜有着怎样神奇的作用呢?“相对于传统的光学反光镜,电子后视镜有着许多优点,如降低风阻、降低油耗,对于电动车而言因减小风阻可以增加续航里程,更重要的是电子后视镜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型商用车的视野盲区的痛点,甚至在夜间、雨雪天气、雾天环境下也能让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视野,最大限度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上海映赛电子科技副总经理陈明表示。

在系统层面上,上海映赛电子科技依托公司自研的合规性分析和人机仿真套件,可以针对每个车型进行详尽的合规性计算和人机仿真,准确定义车辆在各种工况和路况下的关键视野区域。对于关键组件,映赛科技针对商用车使用场景,定制开发了电子后视镜专用超低畸变摄像机模组、高性能图像处理控制单元以及环境光自适应监视器系统。前不久,该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向偏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后视镜”的专利。据陈明介绍,该专利中产品传感器的有效像素区域尺寸相对镜头的光学中心轴线发生双向偏置,结合定制优化的多片非球面镜片,使得摄像机的输出图像的高像素密度分布更加靠近法规规定成像区域的中心位置,驾驶员能够更清晰准确地观察车后方法规所要求的关键视野区域,以便驾驶员更加准确地判断出后方物体与己方车身的距离和相对速度,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

据了解,该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曾长期在外资电子后视镜头部企业从事生产研发工作,对于国内外电子后视镜的法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驾驶员对于直接和间接视野的特殊需求等,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相关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了解到国内商用车电子后视镜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级,于是决定在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创业研发相关产品,打破国外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垄断。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