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民生新闻
2024年11月01日

传统课堂进郊野 乡村研学收获丰

学生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制作非遗软糕。

记者 沈思韵 摄

 

本报讯(记者 沈思韵 实习生 俞瑶)走进农家院落、参与农耕活动、体验非遗文化……10月25日下午,一场以“乡村非遗,青春印记”为主题的学生乡村文化探索之旅在叶榭镇井凌桥村开展。上百名高校学生从传统课堂走进田间地头,沉浸式学习劳动技能,感受乡野魅力。

当天下午1时半,光隐花隅民宿内米香浓郁,餐桌旁各色米粉、模具齐备。在村中阿姨的指导下,学生们围坐成圈,将由糯米和粳米混合、细磨后的米粉与适量绵白糖充分混合,并仔细地把米粉细筛入特制模具。调制加馅、筛粉刮平、翻身脱模……学生们做得认真,一块块整整齐齐的非遗软糕新鲜出炉,香味四溢。而在一旁的叶榭筘布手工课堂中,学生们手持针线缝制布头,挺括紧实的老布在巧手拼接下呈现出别样的传统韵味。新奇且有趣的乡村非遗体验活动让不少学生印象深刻,“感觉很新颖,从来都没有体验过。”学生施婧雯说,“手工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钦佩。”

伴随秋风阵阵,金黄色的稻田随风起伏,送来徐徐稻香。除了体验传统文化,学生们踏入田野,实地感受农耕之趣。“松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得益于黄浦江源头水资源的滋养,松江大米米粒饱满、晶莹透明,煮出来的米饭黏而不腻,以食味清香软糯著称。”在家绿彩虹农场,讲解员为学生们现场介绍松江大米特点。学生们实地感受田野芬芳,在亲近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亲眼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崭新面貌。

依托镇内丰富的绿色、文化、民俗资源,近年来,“研学+农文旅”的新业态模式为叶榭镇推广乡村农业资源打开了新思路。“青少年能够接触、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同时相关活动也为农业品牌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各村还将积极开展以设计、文化、旅游、品牌、传播为中心的“五美”服务,传播乡村之美。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