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色老梧桐
徐 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当阵阵秋风轻掠过草木,片片金黄的梧桐叶飘落下来亲吻大地时,秋天的轻盈身影已悄然而至了。
“一叶知秋”,这个叶子就是梧桐叶。相传在宋代,立秋那天,太史官早早就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眼睛紧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于是大家喊道:“秋来了”,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于是就有了“一叶落知天下”的说法。北宋司马光《梧桐》诗曰:“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梧桐树就是这样默然无语地传递着秋来的讯息。
在季节的转换更替中,梧桐树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它是季节的天使,将四季分得清清楚楚。
春风吹拂大地时,许多植物的枝头争先恐后地返青冒芽、百花竞相开放,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它却依然保持着沉默是金的品格。待春华落尽、枝条葱郁时,它才刚睡醒般睁开了懵懂的双眼,顶着几片小嫩叶,好奇地窥探着这陌生的世界。到了五月,桐花不疾不徐地结上枝头,铺天盖地,娇艳绽放,淡淡的紫色,串串缕缕好似密密匝匝的小喇叭,如烟似雾,静谧争春。阳光洒在那梧桐花上,梦幻得像镀了一层金光。而蒙蒙细雨中,沾满了晶莹水珠的花瓣晶莹剔透,迷离中分明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正是“群芳此节终谁属,独倚梧桐惹人痴”。
炎炎烈日炙烤大地时,梧桐树却丝毫没有萎顿,它们在烈日下依旧身姿挺拔,精神昂扬。绿枝恣意、纵情地向高远的天空伸展着,枝条顶端是密密匝匝的叶片,宽宽大大,像蒲扇似的层层叠叠,搭成了浓荫密密的华盖,洒下阵阵清凉。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曾这样描述夏天的梧桐:“桐身横径尺五寸,耸峙高秀,夏月庭院皆碧色……”翻滚的热浪一波接着一波,梧桐树镇定自若,顽强地保持着绿意盈盈的状态,偶有阳光从树枝的缝隙中洒下来,在地上投下了斑驳发亮的光影,若隐若现。知了在浓密的枝叶间尽情演奏着夏日进行曲。到了万籁俱寂的夜晚,白天那些不绝如缕的声音渐渐沉静下来,似乎能听到那深邃的星空中月光的流淌声,它那巴掌般的叶影悄悄地投下来,枝叶摇曳间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秋雨梧桐叶落时。秋天就是梧桐树繁华落尽见真淳时分,此时的梧桐,虽没了春夏的葳蕤绚烂,却另有一番日薄夕暮的人生况味。“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阵阵秋风,金黄了大半个世界,街道旁那一排梧桐树上金煌煌的叶儿,簌簌地落得正欢,在微风中旖旎翩跹,一路低吟浅唱飘向了诗和远方。踩着松软的梧桐叶,绵软细碎,脚下“喀嚓、喀嚓”声次第响起。“秋雨梧桐叶落时”,在萧瑟的秋风中,梧桐将褪去叶的衣裳,留下了仿佛青色长缎裹着的树干傲然挺立着,颇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韵味。
凛冽的寒风肆虐大地时,梧桐有了几分憔悴几多伤感,真是“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光秃秃的梧桐树依然在瑟瑟寒风中坚守着,枝杈交错,义无反顾,无惧风雪侵蚀,不畏严寒折磨,在肃杀的寒风中默默地守望着,蓄积着卷土重来的能量,从容不迫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再次展现绿意盎然、枝繁叶茂,依旧笑春风。
梧桐喜温,属于南方树种,树体高大挺拔,树皮青绿平滑,它是非常古老的树种。《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自古便有梧桐引凤之说,所以又被称作“凤凰木”。梧桐还是爱情忠贞的象征,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有诗这么写:“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诗仙李白也曾写过梧桐:“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从诗句里领略到的是一种隐隐的劲挺的不服输精神,也许梧桐已老,但苍劲还在。
古老的梧桐,代代生息,在枯荣交替、岁月流逝中默默生长着,无悔地为人们的清凉之约撑起了一方绿荫、也撑起了一方美好。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