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饮店首推分级标识 揭开咖啡因含量“面纱”
本报讯(记者 张立 摄报)喝了奶茶后为什么会失眠?一杯奶茶到底有多少咖啡因?记者走访松江一些奶茶店发现,如今,为了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部分茶饮品牌选择从点单环节开始,将产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进行分级公示,以供消费者自行选择。
8月15日上午,记者在喜茶松江开元地中海门店看到,点单大屏上已经推出了“咖啡因红绿灯”的介绍页面,饮品中的咖啡因含量被划分为无咖啡因、绿灯、黄灯和红灯四个级别,其中绿灯代表一杯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小于50毫克,黄灯代表一杯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在50毫克到100毫克之间,红灯则代表一杯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此基础上,商家还提供了不同饮品的饮用时间指引,消费者在购买完饮品后均会获得一张咖啡因红绿灯标识卡片以作提示。
事实上,喝奶茶导致消费者失眠、心悸等事件在这几年频频引发关注,消费者对咖啡因这一成分的关注度逐步上升,越来越多消费者呼吁茶饮行业公开饮品的咖啡因含量。因此,喜茶此次推出的“咖啡因红绿灯”分级标识,也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肯定。“现在这样标识得很清楚了,尤其是对‘上班族’来说,不用因为不知道喝了多少咖啡因而焦虑,确实很不错。”市民顾小姐说。
除了线下门店公示,在喜茶的微信小程序上,也同样标注了每一杯现制饮品的咖啡因含量。根据数据统计,喜茶在售现制饮品中,无咖啡因及咖啡因含量标识为“绿灯”的产品占比约53%,其中包括多肉葡萄(首创)、多肉桃李(首创)等热门果茶类产品(见左图);咖啡因含量标识为“黄灯”的产品占比约22%;咖啡因含量标识为“红灯”的产品,仅有包括美式、拿铁等咖啡饮品以及部分轻乳茶产品在内的9款产品。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愿意主动标注咖啡因含量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有助于消费者更合理地安排饮食,理性消费。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