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天而眠的夏夜
吴 建
四十多年前,我家门口是用竹篱笆扎的小院落,每到夏天,夜幕降临,我帮母亲把堂屋里的八仙桌抬到院中央,摆上碗筷,等父亲回家吃饭。母亲还会在饭桌旁用干湿的麦壳做蚊烟,驱赶蚊虫。吃完饭,母亲把八仙桌擦洗干净,我和几个姐姐就躺在上面乘凉。父亲拎着个大板凳去大槐树下找人闲聊,母亲则坐在我们身旁,一边用蒲扇为我们扇风,一边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讲的都是她小时候从外公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或是一些民谣。听着听着,我们就酣然而睡了。有时候母亲太疲劳了,和我们聊了几句就躺在长凳上睡着了。我和姐姐便叽叽喳喳地说着白天的见闻,不知不觉也进入了梦乡。
不光是自家院子里,树荫下、空地上或是河堤边,都是露天睡觉的好去处。每到夜晚,村民们就摇着蒲扇,拎着板凳,扛着门板,夹着凉席,去找荫凉的地方歇息。他们有的睡在门板上,有的睡在草席上,还有的睡在磨盘上,成为乡村夏夜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一开始,人们还在天南海北地闲扯调侃。渐渐地,月亮升起来了,蝉鸣慢慢停憩。这时候,不知是谁先打起了呼噜,接着,四处传来时续时断的鼾声,不多久,有人便鼾声如雷了。风带着一丝余温,带着田间的青草味,像一缕一缕雨丝,徐徐地钻进人的鼻孔,浸润着人的五脏六腑,让人感到夏天的味道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火辣、无情。夏天在此刻显得很温情。
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就买一张竹床。竹床轻巧灵活,易于挪动,可以放在屋内,也可搬到院里,罩上蚊帐,睡在里面没有蚊虫叮扰,既凉爽又舒适。还有些人家,干脆就将大床放在外面,三面围上塑料布,空一面留人进出。挂上蚊帐,睡在里面也很舒心。
露天而睡虽然惬意,但也有烦恼的时候。有时天突然下雨还不知晓,等身上淋湿了才恍然醒来。尤其是那38℃以上的酷热天气,哪怕到了深夜依然燠热难耐。天热睡不着,我就仰着脸看浩瀚的夜空,数天上闪烁的星星。子夜人静,远处稻田里蛙声渐息,附近草丛中虫鸣啾啾,衬托出乡村夏夜的静谧和祥和。在蟋蟀弹奏的催眠曲中,我也悠然进入梦境。
露天而睡,有皎洁的月光当被,又有绵软的夜风为你拂散身上的燥热,更有小露珠为你洗去疲惫和劳累,这是在室内床上所享受不到的惬意。想古人“天为衾、地为席”,是多么的豪迈浪漫。“酒醒只在花前坐,酒后还来花下眠。”更让人感受到唐伯虎与众不同的花下眠的柔美和恬静。听说欧美有些国家的豪华酒店把个别卧室做成“露天”,让住客与日月星辰同眠,使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是多么的醉美和富有诗意啊。
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辛劳的人们在大自然中安心入睡,有星星做伴,有月亮为侣,这种睡眠方式也许是世界上最低碳,最环保的睡觉方式了吧!可惜露天而眠只能留在美好记忆中了,而今农家都有了电扇、空调,谁也不会再去户外露宿了。露天而眠,亲近自然,健康养生,是我生命中夏夜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