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HPV≠宫颈癌,科学认识HPV感染
宫颈癌是公认的“女性杀手”,且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大家真的了解HPV吗?二价、四价、九价疫苗,不同的数字,对应的适宜接种人群和注意事项又有哪些不同?近日,松江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医生胡蓉走进《健康智慧屋》直播间,现场为市民科普关于HPV感染的相关医学知识。
胡蓉介绍,HPV是人乳头瘤病毒,主要感染皮肤和黏膜组织,分低危型及高危型。常见高危型是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其中16型和18型危险性最高,与宫颈癌相关性最高,约10%感染HPV16型和18型的女性会在感染后3年内发展至高度宫颈癌前病变。低危型HPV感染主要表现为手足和特殊部位皮肤疣状物,典型表现为乳头瘤状、菜花状、颗粒状、鸡冠状。可单发也可多发,通常是柔软、潮湿、肉红色的突起。高危型HPV感染则主要表现为皮肤上的肿瘤和癌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阴道分泌物带血,尤其是性交后流血。因此,一旦发现身体皮肤出现疣状物或阴道分泌物增多、带血,特别是性生活后接触性阴道流血,须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
胡蓉提醒,HPV是一种病毒,具有高度宿主特异性,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主要通过性传播、密切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另外,母婴会通过产道接触传播。大多数女性在一生中至少会发生一次宫颈HPV感染,90%以上的感染可在2年内自行消除,所以即使有HPV感染也不必过分焦虑。
定期筛查是有效预防HPV感染的关键。胡蓉表示,根据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建议,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若无其他典型症状与表现,应每年1次细胞学检查,连续2次细胞学正常可改至3年后复查,连续2次HPV检测和细胞学正常,可延至5至8年后复查。若有阴道分泌物异常带血或接触性阴道流血时则须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就医前晚需禁性生活、禁止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此外,疫苗接种可以有效保护未感染者,26岁以前的年轻女性建议接种疫苗,二价HPV疫苗主要覆盖16及18亚型,四价HPV疫苗主要覆盖16、18、6、11四个亚型,九价HPV疫苗主要覆盖16、18、6、11、31、33、45、52、58九个亚型。无论接种了何种疫苗都不能全覆盖全部亚型,所以后续的宫颈癌筛查仍十分必要。
胡蓉提醒,HPV感染只是病毒感染,不等同于宫颈病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只有持续高危亚型感染才会导致宫颈病变,且宫颈癌前病变发展至宫颈癌一般需要数年时间,所以只要定期行HPV及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是可防可控的。
(主播、编导 刘竑吁昱)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