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4年02月21日

中国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来松开讲

江南曲圣纪念馆曲友云集学音韵

本报讯(记者 贾丽 摄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10岁的孙女裴思越用苏州方言唱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70岁的爷爷裴金宝逐句讲解,依此来说明何谓字正腔圆、依字寻腔、以腔正字、择字依腔。2月17日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当天,江南曲圣纪念馆里曲友云集(见右图),都为听裴金宝的讲座《汉字音韵和声腔艺术刍论》而来。

下午2时,讲座开始,裴金宝一上台就为大家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平声长,仄声短,入声更促,节奏就出来了。用这样的节奏吟诵别有韵味,也更加能够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裴金宝说。讲到相关内容时,裴金宝便让裴思越为大家现场示范。

听众大都是昆曲曲友和古琴爱好者,听完裴思越的弦歌《黄莺吟》,大家纷纷感慨,原来不倒字的《黄莺吟》应该是这样唱的。当讲到“七言诗调”时,大家纷纷拿出笔记簿或手机记录下旋律。“以后我也可以根据这七言诗调来演唱诗词啦!”曲友吴女士感慨道,自己喜爱昆曲已有很多年,但唱出来总感觉差一点,今天学到精髓了。

讲到兴处,裴金宝还现场弹奏并演唱了古琴弦歌《秋江夜泊》片段,一边演唱一边给大家解释字词长短和咬字发音等规律。

讲座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纷纷来到戏台前实践唱腔。看到大家唱得这么投入,裴金宝拉起二胡,为曲友伴奏。你方唱罢我登场,江南曲圣纪念馆开年第一唱好不热闹。

据悉,裴金宝是全国52位中国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吴门琴社创始人之一,古琴师从吴兆基先生。他精研斫琴40余年,除制作音声精良富有传统韵味的新琴外,仿古断纹琴在圈内广受好评。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