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暄之趣
资 承
冬日里最享受的时光莫过于晒太阳,暖洋洋,懒洋洋,晒得人酥得仿佛醉入了酒乡……
晒太阳,本地人叫匍太阳,古人雅称为“负日之暄”。这是在过去冬日的乡村家家户户门前常见的情景。冬天一切都静下来了,农闲人不下地,天气冷,何以取暖,唯有门前的太阳是最温暖的了。于是每当八九点钟的太阳照进乡村,老人孩子在自家的墙角(大门口的屋檐下)晒太阳,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乡村的老人真是勤劳,晒太阳手也不闲着,老汉搓搓稻草绳,老婆做些针线活,当然也有老人捧着茶壶给孩子们说些茶馆里听来的故事。
近年来到了冬天总是惦记起小时候晒太阳,也许因为是年老怀旧,也许是闲得好奇,到了冬天的午后,当人懒洋洋的时候,就想着要钻到太阳底下晒晒,感受小时候晒太阳的乐趣与温暖。就这样,晒着晒着竟然晒出了味道,成了我冬日的习惯。
晒太阳最好是午后,饱食暖衣,有点困意,太阳也正值最温暖的时候,此时懒洋洋的人,到暖洋洋的屋檐下,若午餐喝了点姜丝黄酒,那更是肠热胃暖,浑身舒畅。此时会感觉到阳光温暖得发香,香得令人发酥,支支吾吾,受用极了。此时天空的浮云,树上的鸟叫,全然都不顾了,渐渐地在朦朦胧胧中进入梦乡,悠哉到人生又一个境界。
晒太阳最舒服的是晒背,晒得皮肤发烫,先痒后麻,再抓抓背,又热又爽,浑身通透,舒畅极了。古人晒太阳叫负暄,说背着太阳,就像背着火炉,在冬天里非常暖和。中医也提倡晒背,说是补阳,冬天养生要外补阳(晒太阳),内补姜(吃姜)。难怪以前村里老人们冬日天天要晒太阳,不用花钱又能大补,智慧啊。
西方人认为晒太阳是补钙的。老年人更需要补补钙,所以晒太阳不仅要晒背,还要晒晒屁股。乡村老人在家门前晒太阳,那阳光只赏给了脸,脸就一脸祥和。背负青天脸朝地的农夫晒的才是背和屁股,但那是不会有“负暄之乐”的体会,太累了。外国人在海滩晒太阳,叫日光浴,躺着趴着,晒背晒屁股,一丝不挂地晒,阳光也不放过他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他们的光合作用算是轻松的了。以前乡村晒太阳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偶尔也有做着针线活的中年妇女,若是年轻人在晒太阳,那一定会被认为这是个懒汉。外国的海滩上晒太阳的老中青都有,穷人富人,勤劳的、懒惰的都要出来晒晒太阳的,补钙是不分贵贱的。太阳是自然的,太阳底下人的习惯是不同的,这也是自然。
喜欢晒太阳的不光是人类,到了冬天,乡间的猫、狗也喜欢趴在主人的屋檐下晒着阳光,眯着眼睛打着呼噜,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一刻也不消停的公鸡母鸡整天逗留在充满着阳光的菜园子里,它们不光顾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还有几只没冻死的苍蝇,也许是因为没错过晒太阳的机会吧,它们躲藏在向阳的窗户上,阳光来了就伸伸腿,就像杨万里诗中写的:“隔窗偶见负暄蝇,双脚挼挲弄晓晴。”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人们在冬天里对春天的祈盼,可也有人在冬天里说:“我希望春永远不要来了,使我们长得负暄之乐。”每到冬日午后,我负暄闭目坐的时候,觉得丰子恺的这句话真的是美妙。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