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宁疗护,让生命温暖落幕
有的癌症患者在治疗已无效果时,会转移到临终关怀病房接受安宁疗护服务,不再接受额外的医疗干预。什么是安宁疗护?它和普通医疗服务的区别在哪里呢?《健康智慧屋》节目日前邀请了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安奇和安宁疗护病房护士长姚兰红为大家解答。
临终关怀,也称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姑息治疗。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安宁疗护词汇首次进入国家健康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确定了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并提出要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持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安宁疗护一词被最终确定为规范用词,同时也明确了安宁疗护服务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谢安奇说。
安宁疗护是通过早期识别、全面评估和治疗疼痛等生理心理精神问题,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维护人的基本尊严。“安宁疗护服务的核心是减轻痛苦、舒缓不适,维护患者的尊严。”谢安奇说,“以癌症疾病发展为例,可以分为癌症诊断、癌症治疗和无效治疗3个阶段,其临床占比分别约为5%、80%和15%。如果前两个阶段称为普通医疗服务的话,那么第三个阶段就是安宁疗护的适用阶段,和普通医疗救治本质的区别在于,安宁疗护不主张过度的无效治疗。”
那安宁疗护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治疗?姚兰红说:“并非如此,安宁疗护并不是放弃患者治疗,也不是提供积极治疗,而是姑息治疗。”所谓姑息治疗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以根治疾病为目的的治疗。比如患者疼痛时予以止痛、恶心呕吐时予以止吐、便秘时予以通便等对症治疗,还有就是在患者不能进食时,适当予以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营养成分等维持生命所需。安宁疗护主张的一切医疗措施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主要目的,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维护生命,把死亡看作生命的过程之一。
“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在安宁疗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安奇说。家庭医生通过日常健康管理,积极引导居民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帮助居民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在发生肿瘤之后,家庭医生也会帮助居民积极面对疾病,通过签约加强疾病的监测和管理。当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家庭医生会积极将安宁疗护服务融入肿瘤病人的日常管理中,在建立健康档案、落实日常随访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安宁疗护服务,真正做到全流程全周期健康管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居民对安宁疗护理念的接受度还普遍不高。医生们表示,一种疾病发展到最后,无非是两个结果,一个是治愈,另一个就是恶化。而生命发展到最后,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亡。但是出于对死亡的忌讳,人们很少谈死亡的话题,到了临终时刻往往毫无准备,留下很多遗憾。此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安宁疗护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安宁疗护就是对患者不管不顾,认为不积极治疗就是不义、不孝。因此,很多癌症患者到了临终期,家属依然选择尽一切努力抢救,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事实上,安宁疗护的理念为“维护生命,把死亡看作正常生理过程”“不加速也不拖延死亡”“控制疼痛及心理精神问题”“提供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并进行心理抚慰”。安宁疗护并非放弃对患者的积极救治,也不是“安乐死”,而是用专业的方法帮助患者,确保其拥有最佳的生活质量,同时帮助患者的家庭和亲属能够平静面对亲人的离世。
(主播、编导 胡畔)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