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能手秀绝活 慧心巧思妙趣多
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评(小学场)举行
本报讯(记者 王梅)松江区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展评(小学场)日前举行。全区47所学校188件作品、47个劳动教育特色案例参评,47个现场制作团队参与现场制作展示,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135件,优秀制作团队33个,优秀劳动教育特色案例33个及团体奖33个。
吸管水仙花、针织小挎包、立体南瓜灯、太阳能小树屋、手作吸尘器……在成品展示区,各式作品亮相。一等奖获得者、古松学校学生李雨阳制作的菱角挂件以菱角为主体,饰以各色流苏吊坠,灵巧美观。“菱角的形状像蝙蝠,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谐音,寓意福运连连。”李雨阳道出了自己的巧思。指导教师陈伟华说:“小小菱角挂件不仅具有艺术欣赏价值,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他设计的劳动教育案例《菱角挂件的设计与制作》中,不仅教授菱角挂件的制作方法,还追溯了浦南先民种植菱角的农耕记忆。
无独有偶,此次获评优秀劳动教育特色案例的《榫卯的奥秘》也立足传承与创新,引导学生在学习传统技艺的过程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该案例的设计者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教师杨茜介绍,该课程既有校内课堂教学,也有校外研学安排,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劳动教育体验。
在现场制作展示区,小小劳动能手们更是秀出了绝活。仓桥学校罗彦燕、潘宇昊、陆一凡、龙选淇几名学生穿上围裙,煎起塌饼来有模有样。一会儿工夫,南瓜、紫薯、草头三种口味的农家塌饼就出锅了。
松江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宗正介绍,近年来,松江区致力于推进区域劳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各校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涌现了一批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此次展评获奖作品和案例将纳入区域劳动教育资源库,为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服务。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