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3年12月08日

练塘古镇

曹仁林

 

一种说走就走的冲动,从松江骑车去了练塘古镇,沿着松汇公路、松蒸公路一路西行,到了老朱枫公路右拐,前方有个人烟稠密的地方,便是练塘古镇了。

练塘古镇地处苏、浙、沪交界,北依江苏,西南偎浙江,北边是朱家角古镇,南边是金山区的枫泾古镇,如同一根线,把三座古镇串在了一起,成了朱枫公路上三颗璀璨的明珠。

古镇已有1000多年的建制,至于古镇名称的由来,一说是,三国东吴大将周瑜在此开挖水塘,训练水师而得名,一说是,五代时期的高州刺史章存均携夫人练夫人,定居在这里而留名。

镇不大,街也不长,东西走向,从镇头走到镇尾也就三里地的光景,市河三里塘的名称由此而来。秀水飘玉带,缠缠绵绵的小河水在镇中央缓缓地流淌着,把古镇分为南北两条街,北岸是北塘街,是前进街和东风街的统称,南岸是南塘街,盈盈一水间,居民枕水而居,青砖白墙灰瓦,白云绿树碧水……

古老的石桥是练塘古镇的灵魂,八座古桥,除了永兴桥是东西走向,其余七座桥横跨南北两街,分别建造于元明清时期,年代最久远的,当属建于1341年元代的顺德桥;桥的造型以单孔的拱形石桥为主,只有栈房桥和顺德桥是“一字型”的结构;有些桥身上镌刻着楹联,朝真桥的是:帝泽流通万里,神府纶亘千秋。

在古镇的长街短巷信马由缰,全身心地融化在了氤氲的市井烟火中,脚下的石板路,依旧是长年累月烙下的深深辙痕;灰墙黛瓦,依旧是泛了黄的旧时的记忆;青苔斑驳的河埠头,依旧回荡着浣纱女的捣衣声声;形如弯月的石拱桥,依旧恪守着对潮起潮落的迎来送往。岁月留痕,空谷足音,这里的很多建筑,都是历史的再现,时空的沉淀,好比手里的撸串,很是有滋有味。在曲径通幽中前行,分明是小时候翻阅连环画的情景,期待着下一个新的发现。

北塘街138号,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石库门风貌建筑,坐北朝南,高高的墙体,鹤立鸡群的模样,条石做的门框,乌漆厚重的大门,门楣上方雕有“阜康字号”的四个字,“酱”和“园”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占据着大门左右两边很大的空间,这座被当地人称作“阜康酱”的房子,原先是生产酒类和酱菜的作坊,建于1919年,现今成了青浦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永新桥堍,下塘街44号,李华港河的西侧,有一条古镇唯一的风雨长廊,历经风风雨雨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依然风韵不减。风雨长廊的前身是当地米商的经营场所,是粮食周转的货运码头,是为四里八乡做生意的人遮风挡雨建造的。奈何时过境迁,繁华落幕,加上原住民的外迁,很少看到行人走动的身影,有那么几位老人,脸上沟壑纵横,无声无息地坐在宅前的椅子上,仿佛睡着了。岸边杨柳依依,水中红掌拨清波,蓦然间,一名袅袅婷婷的少女,身着红衣绿裙,手握油纸伞,走在风雨长廊中……

练塘古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家乡,下塘街有他上学时的小学,有他学徒时的作坊,有他喜欢听评弹的小剧场,以及有他居住过的房屋,当地政府建起了陈云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一样的江南,不一样的古镇,这里没有西塘古镇山重水复的烟雨长廊;没有黎里古镇深深浅浅的过街弄;没有朱家角古镇“东方威尼斯”的光环,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一种不一样的宁静,一份你想要的温馨和安逸。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