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马古道上的丽江
楼耀福
2012年9月,我去过一次丽江,知道丽江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我坐在沿河的小饭馆里享受云南美食,窗外就是著名的大石桥,当有游客坐在马背上,缓缓上桥下桥,传来马蹄踩踏路石的哒哒声时,思绪就会把我带到遥远的年代。多少年前,马帮们带着西双版纳、普洱等地的古树茶,从这里经过,运往藏区……
拉市海是茶马古道丽江段的重要路段,第二天我们直奔这个风光秀丽的地方。那天,湖水很浅,湖边,几匹马低头嚼食青草,水鸟不时在湖面飞过,蓝天白云,碧水绿草,美极。我们流连忘返,离开的那一刻,我默默自语:“我们还会再来。”
谁知第二次再去竟在十年之后。2022年9月,我在临沧等地走了十多座茶山,想去的、能去的,都去了。在考虑返程的时候,当地茶友华玉忠告诉我,目前昆明和西双版纳都有疫情,去上海的直飞航班随时有可能调整。他说:“丽江也可直飞,去丽江吧,那里有我们公司的分部,有好几个销售点,你什么都不用操心。”我一听,忙说:“好啊,好啊。”
坐高铁从临沧到丽江,三个多小时。抵达的时候,前来接站的常伟是丽江一家精品民宿的老总,知道我们还没吃晚饭,直接把我们拉到一家餐馆。一个儒雅的中年人等在门口,华玉忠介绍:“唐敏,丽江分公司的负责人。你买机票可以找他。”
饭后直奔宿地,客栈的女主人何英早已妥善安排好一切。放下行李,就让我们去茶室品茶。这家精品民宿的环境氛围很有诗意,何英又干练,在茶室坐下,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何英快人快语,瞅着华玉忠:“带什么好茶来了?”都是明白人,华玉忠从随身的包包里掏出一款款名山茶来,绿水塘的、昔归的、团结丫口的……
一路劳顿,我和妻子殷慧芬先离席回房休息了,华玉忠他们却茶叙至深夜。第二天,我们起了个早,去丽江古城闲逛,行至大石桥、四方街,见各地游客仍不少,方知丽江的魅力不可阻挡。
下午去拉市海。还是那么迷人,湖周边的草木比十年前兴盛了许多,一丛丛不知名的红色小花点缀绿树丛间,煞是好看。周边修起了木栈道,拉市海仿佛成了一个高原湖泊的大公园。环境在变,人也在变。十年前,我们纯粹是旅行者,而现在,有华玉忠、常伟等当地朋友在,似乎成了半个主人。这不,在拉市海果园里采摘鲜艳饱满的雪桃、苹果,自由自在,想怎么采就怎么采,想采多少就采多少。
丽江五大寺庙之一的指云寺就在附近。当年丽江的茶马古道,其中一条经过指云寺,翻过蒙古哨,抵达阿喜渡口,过金沙江进入藏区。正是这条古道连接了大理、昆明、普洱和西双版纳,山间铃响马帮来,一路跋涉去西藏。常伟说:“从某种角度来说,指云寺是这条茶马古道云南段的最后驿站。马队在那里祈福一路平安,休息,宿夜,之后再启程。”
指云寺建于清雍正年间,通往寺庙的路上,一幢接一幢的白色佛塔让人觉得气势不凡。寺庙内外纯净肃穆,殿宇巍峨富丽,飞檐画栋,无论是镂雕或是彩绘壁画,无不体现了藏传佛教的绚烂色彩及迷人魅力。登上寺庙的制高点,极目远眺,峰峦叠翠,碧水潋滟的拉市海尽收眼底,正是夕阳时分,云烟缥缈,飞鸟归巢,有古刹钟声传来,偶尔会邂逅身穿袈裟的僧人……此境此地,我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清静和安宁。
指云寺大门前有几棵古树,如撑天巨伞。走出寺庙的时候,华玉忠舞兴大发,在树下空地上跳起了藏族舞,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袅娜有姿。大家被逗乐了,仿佛他也经过指云寺,翻山越江随着古时马帮入藏,被藏民们的热情感染了一般。我一边乐着,嬉笑着,一边却想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以后的几天,我去了他在丽江的几个销售点,生意做得红火。我开始领悟华玉忠那天为什么载歌载舞那么快乐。同是卖茶人,过去的马帮,路漫漫,沿途千辛万苦,生死未卜。现在的,比如华玉忠,在丽江这个面向世界开放的、来往游客络绎不绝的古城设立分公司,布下分销点,而这些分销点的经营者又能尽心尽力地销售,他的茶不用马帮就可以运往西藏,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他自己还有闲情逸致陪同朋友看风景,采雪桃摘苹果,唱唱歌跳跳舞……茶马古道在新一代茶人面前已成为旧迹,只是记录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历史印痕。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