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11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文艺副刊
2023年11月16日

品 山

许一新

 

可能曾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生活过的缘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有机会出差或旅游,我总喜欢在观山景中展开遐想。

山具有澎湃的气势。我曾驾车沿着青藏铁路穿越过昆仑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也许因为与天近,也许因为与土亲,一路红黄白绿褐色一层层叠加、一块块点缀、一笔笔勾勒,上苍把它所有的五彩斑斓都恩赐给无尽的青藏高原任意地挥洒。一年四季的变化仿佛在同一时辰里绽放:山脚是依依红柳、细雨霏霏,山腰艳阳高照、暑气难消,忽而凉风掠过又觉秋意绵绵,行至山顶却是隆冬气象,雾霭厚积、甚或雪珠飘洒、狂风肆虐、冻骨刺耳。经历这大自然的洗礼,你会感悟人生多姿多彩的生命历程,有舒展、有磨难、有搏击,人要有如山那样的坚强。

山具有博大的情怀。我曾三次去过陕北,那真是一组神奇而美妙的山脉,尤其是被陕北人叫作神山的佳县白云山。它点缀于幽深雄奇的晋陕大峡谷之间,东濒黄河千年沧桑随波而去;西望大漠,曾有无数英雄征战长眠;南去延安,革命圣地十载孕育;北有阔野,能源重镇坐落于斯。七百余级蹬道犹如天梯,直上凌霄;近百处古建筑依山而立,气势恢宏;庙亭、碑刻、壁画、道家乐声传承至今。当地流传1947年秋,毛主席转战陕北来到佳县,为摆脱胡宗南国军的围堵,农历九月九上白云山逛庙会,在真武大帝像前抽得一签,曰“上吉,日出扶桑”,告知该某日东渡黄河,之后果真应验民心所向。

山具有厚重的韵味。我见到一位老太拄着拐杖,踏着十八盘崎岖陡峭的石阶而上,上到中天门,登上南天门,入了云海,看了日出,满脸笑容,满心灿烂。于是我就问她:“每年都上山吗?”她操着苏北腔自豪地说:“每年上,儿时跟着父母跑跑跳跳,嫁了随着丈夫相依相随,老了伴着岁月走走停停。泰山就如父母亲,让你心中觉得少有含辛茹苦的苦涩,多有日日劳作的劲头和儿女亲情的甜蜜”。话说得很有文化也情真意切,让你顿感泰山的人流为何永远不断!在攀山的汗水和艰辛里,每一步都是思索和考验,即使在你最疲惫的时候,或两腿也不知往哪里迈的时候,山上和路旁那些历代文人的诗词墨迹会一遍又一遍地吸引你的注意、启迪你的心智。因为泰山永恒的厚重文脉不仅仅是给人一种膜拜,而是连着永恒的生命旅途、永恒的感动和信念。

山具有高洁的灵性。有一回夜宿黄山,刚刚入睡,就被窗外雨滴的敲门声吵醒了,却不知为何不但不烦,倒乐得静心地听起雨来。常听人言,说是非凡之地,连刮风下雨也不同凡响,谁知黄山雨声不容我细品,其异乎寻常的安谧祥和,不一会儿便伴我进入梦乡。直到次日凌晨雨仍未停,我推开房门,眼前只见一道庞大的雨帘遮蔽了整个山脉,疏疏密密,似静似动,隐有变幻,就如一幅天公作美的山水画。我急不可耐随着导游循着山路登到著名的黄山松边,几棵巨松下面的山坡上是一片翠绿,在夜雨的洗涤下,松针晶莹,竹叶清澈,此时,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接受山风的抚摸,一切疲倦和烦躁会随之而去,蓦然会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是啊,走进山的世界,抬头是山,低头是山,吃的是山,住的还是山,感受颇多,一篇小文难以穷尽企及。然而我知道,山是生存在这广袤大地上的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朋友,学会品山吧,让生命如山峰之刚坚,山脉之绵延,如山花之绚丽,如山风之坦荡,如山泉之清纯,如山林之生机盎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