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3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3年01月04日

纪录一次次打破 奇迹一个个创造 高质量发展壮阔画卷在这里绘就

——写在松江经开区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记者 李于伯

 

三十年时光荏苒,筚路蓝缕;三十年发展创新,日新月异。

三十年,于流转的岁月长河,不过白驹过隙,而对松江经开区而言,这片充满朝气、不断书写新奇迹的神奇大地,却正值青春。

2022年,松江经开区以42.8平方公里的辐射带动面积,创造了100亿元的税收、400余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近30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秉持新发展理念,改革辟路、创新求实,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真实写照。

1992年5月,原松江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松江工业区,上海市郊第一家市级工业区由此诞生;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松江工业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大幕全面拉开;2019年10月,国家级松江综保区正式挂牌,对外开放新高地就此落地。三十年来,经开区勇于实践、奋力攀升,实现了从艰苦创业到奋力赶超、再到快速崛起的华丽蝶变,成长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国创新产业重要集聚区,绘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

 

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这三十年,松江经开区吹响科学发展的“冲锋号”,从勇当改革开放的先闯先试者,到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再到担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主力军、主引擎,经开区以奋进者的姿态砥砺前行,勇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2年,历经大上海保卫战的洗礼,松江经开区顶住风险压力,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挥着全区经济“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全年预计实现全口径税收102.6亿元,同比增长22.5%,入库税收76.7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口径地方财政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2.4%,入库地方财政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8.4%;工业产值2901亿元;进出口总额288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招商户数、合同外资、到位资金等全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以优异成绩交出年度高质量发展亮丽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松江经开区在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排名第38名,较上一年度提升32名;同年,松江综保区在全国综保区发展绩效评估中排名全国第4、东部第2,进出口总值位居上海市各综保区第一。

“这三十年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迈向新阶段和更高层次发展的三十年,也是一代代经开区人唯实唯干、拼搏奋进的三十年,经开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蝶变,逐渐成长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高地、全国创新产业重要集聚区域。”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曹雷军说。

 

勇做创新发展先行者

这三十年,松江经开区聚焦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科创“蝶变”、产业“裂变”、要素“聚变”,吸引一大批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6+X”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产业与城市在这里融合,松江经开区闯出了一条科创引领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年来,松江经开区强化创新驱动,厚植培育科技创新沃土,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大力打造科创高地。

由正泰电气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750kV天然酯变压器日前顺利通过全部型式试验,实现了超高压领域天然酯变压器技术新突破,将大力助推天然酯变压器的应用,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华道生物申报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国产化”项目成功获批上海市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第二十三批重点项目,该项目是国内首条国产化的智能化全封闭CAR-T细胞生产线,将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CAR-T细胞药物。

截至2022年12月,松江经开区内有高新技术企业245家,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9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数量92家(跨国地区总部5家、市区技术中心66家、研发中心2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2个,集聚重点人才730名,8家企业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突出贡献人才团队奖。

松江经开区还先后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上海市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G60电子信息国际创新产业园、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功入选上海市40家特色产业园,获评首批“上海优秀科创产业园区”。松江经开区以骄人的成绩生动诠释着国家级经开区、综保区的责任与担当。

 

甘做服务企业“店小二”

这三十年,松江经开区不断提升园区投资“硬实力”和优化服务发展“软实力”,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甘做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第一”,真正当好企业的“同路人”“知心人”,让经开区“店小二”金字品牌更加闪亮。

2022年11月24日,正泰智电港新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仅用约6小时,再一次创新“松江速度”。而在此之前,全市第一例节余土地分割转让试点项目,全市第一例存量用地二次收储、二次转让、二次开发试点项目,市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正式启用后第一张通过该平台下发的施工许可证,松江留白区范围内第一张施工许可证……这些“第一”都是由松江经开区的“店小二”一手创造出来的。

一直以来,松江经开区始终秉持企业至上、精诚服务的“店小二”精神,严格落实“一网通办”、“零距离”综合审批制度、中层干部联系走访制度,为企业提供精准化、全方位、全流程的审批代办服务,在项目的办理推进工作中创造了多项“第一”,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现了“经开速度”,推动园区建设发展行稳致远。

“经开区成立30周年,既是回望过去的里程碑,更是续写辉煌的新起点。站在三十而立的历史节点,经开区将肩负松江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荣职责,承载加速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发挥引领、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使命,以新气象新作为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曹雷军说。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