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变求新催生产业裂变 宜居宜业写好民生答卷
——洞泾镇十年发展成就巡礼
云堡未来市
数据看变化
2016年财政总收入16.2亿元,2021年财政总收入24.2亿元。
2016年规上工业产值38.4亿元,2021年规上工业产值103.2亿元。
截至2021年,全镇高新技术企业234家,人工智能企业181家。
2012-2021年,新增就业岗位10221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指标数内;2014-2021年社会救助帮扶11147人次,1240.71万元。
轨交洞泾站
□记者 王梅
2021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亿元,规上工业产值87亿元;截至2021年,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181家;25个老旧小区告别“散乱碎”,高品质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林立;拆除违法建筑76万余平方米,为城市发展腾出空间;新增绿地、街心花园15万平方米;全区首个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方便市民企业办事咨询“一门进”……这是科创产业急速发展的洞泾,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洞泾,是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的洞泾,也是洞泾人引以为傲的宜居家园。
洞泾镇,因纵贯的洞泾港而得名,曾因海欣长毛绒产品和砖桥贸易城而盛极一时。十载光阴一晃而逝,秉持“鲁班遗斧”敢破敢立的无畏之心、工匠之心,洞泾镇在风起云涌、百舸争流的时代浪潮中求新求变,交出了十年磨一剑的亮眼成绩。而今,它犹如一只奔跑的大象,正朝着松江“中部崛起”和“科创高地、城市客厅、和美家园”的建设目标奋力奔去。
抢抓先机,占领经济发展新高地
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创办大型交易市场,到吹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的号角,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奋发有为的企业家,他们是推动洞泾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洞泾镇“大象起舞、精准发力、中部崛起”的筑梦人。
从1999年进入海欣集团工作,到2020年退休,海欣集团人力资源部原总监卢松锟见证了小镇的巨变。“搭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的高速列车,依托区、镇各项政策支持,如今的海欣依然活力四射。”卢松锟说,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毛绒类产品闻名海内外的辉煌时期,海欣集团从未放慢寻求突破的步伐,从涉足金融、医疗到成立海欣智能产业园,他和同事们看到了海欣集团更多发展的可能。
2021年9月,长三角G60浙江科创基地落子海欣产业园。一期首发地块从北往南规划了浙江国资分中心、衢州分中心、安吉分中心、丽水分中心、温州分中心、余杭分中心、德清分中心。如今,“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浙江”“孵化在上海,转化在浙江”“前端在上海,后台在浙江”的有机链接模式基本成型,科创基地已然成为入驻企业科创研发、总部、营销、金融、设计等上层建筑的集聚地,为带动高端创新资源加速向松江汇聚,打造产业集聚、配套齐全、沪浙深度融合的科创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放眼整个洞泾,海欣集团只是十年乃至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写照。打造“科创高地”,洞泾镇每年都有重磅动作。2017年,洞泾镇成功获批国家火炬上海松江洞泾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国内首个国家级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基地;2018年,《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三年行动方案》出炉;2019年,洞泾镇沿莘砖公路洞泾段划定了2.28平方公里的空间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主阵地;2020年,洞泾镇成功创建上海市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区域内部分园区纳入上海市张江高新区范围;截至2021年,洞泾镇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增至181家……
紧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发展步伐,洞泾镇于2020年成立了G60科创走廊在线新经济智库,启动了G60科创走廊在线新经济实践区建设,形成了“人工智能+在线经济”两翼齐飞的产业布局。
据悉,科大智能研发的5G智能巡检机器狗能进行全方位、多维度、不间断的检测,提高巡检效率和设备状态分析评估水平,目前已“入职”雄安新区某集控站。此外,科大智能所研发的挂轨式、轮式巡检机器人已应用于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消费品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夜幕降临,位于沈砖公路沿线的5808智能空间大楼内灯火通明,属于直播达人们的黄金工作时间开始了。园区运营方介绍,这处集选品新零售展销中心、直播经济培训中心、多媒体路演厅、共享直播间等于一体的活力园区已汇聚了21家在线新经济企业。
产城融合,打造城市客厅新地标
地处G60、G15、G50、G1503四条高速公路构筑的高速网中心,轨道交通9号线贯穿南北,12号线延伸段即将开建,有轨电车T4线列入布局,市域、区域、镇域道路四通八达,“洞泾未来湾”呼之欲出……今日之洞泾借助于“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交通区位优势,跳出洞泾看洞泾,将自身发展置于松江区城镇圈乃至长三角一体化的大坐标内,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产业体系发展,一方面加强城市更新,在变革与创新中唱响城市客厅建设的主旋律。
新洞泾人高建军在洞泾打拼生活了近10年,从一个人只身打拼,到把家人从四川接到洞泾生活,他说:“宜居宜业,这就是幸福的模样!”这些年,他看到了洞泾城镇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他工作的同乐生活广场为例,经过长达8年的发展,从最初引进肯德基都要大费周折,到如今星巴克、百果园、来伊份、小杨生煎、中国黄金等品牌商家云集,这处洞泾人“家门口”的商业广场从功能布局到街区整体环境都令人称道。
距离同乐生活广场不到1公里的地方,就是2021年10月启用的行政服务中心。该中心一层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洞泾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展示馆,二层是企业服务中心,三楼及以上作为部分机关部门、区属单位及镇属公司的办公区。“环境好,功能全,办事之余还能去展示馆体验动感骑行和AI魔法换装。”高建军说,相比原来的老旧镇属公司服务点,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坐落于沈砖公路与同乐路交叉路口的智象中心是城市客厅建设的点睛之笔。这处具有商务会谈、文创体验等多种功能的空间,既可以为企业人士提供洽谈团建服务,也向普通市民敞开大门。“结合洞泾镇‘洞涵文脉,泾通四海’的文化气质和‘科创高地’的发展定位,我们致力于打造以文化为依托,同时兼具科技感与共享性的城市客厅。”运营方上海互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玲玲说。
打造城市客厅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服务。过去人流集聚、卫生状况堪忧的砖桥贸易城自2017年在“五违四必”综合整治中被拆除后,一直在默默等待新的发展机遇。待轨交12号线开建,该地块也将启动“洞泾未来湾”项目建设,届时,该地块有望形成120万平方米开发规模的现代总部、融合科创和文化创意休闲两大特色的片区,涵盖地铁上盖商业、高品质科创办公、综合文化中心、高端教育配套和古镇特色商业五大功能,通过滨水生态岸线和景观串联形成松江新的城市名片。
和美家园,绘就幸福民生新图景
“每年一大步,三年一跨越。”2020年11月26日,洞泾镇全体党员干部在《洞泾镇“和美家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0-2023年)》研讨会上许下了如是承诺。而今,“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小镇、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小镇、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小镇、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小镇、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小镇”已基本成为共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年9月,新开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松江区洞泾外国语实验学校正式招生,首届2个年级4个班借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附属松江泗泾实验学校开学。预计2024年9月,占地2.94万平方米的新校舍将启用。与此同时,在区教育局的倡导和组织下,该校和原有的洞泾学校同时被纳入华二松江分校基础教育集团,形成教育合力。
除了“家门口的好学校”,同样备受关注的医疗服务提升也早有动作。奔着健康养老、幸福养老的目标,2021年3月,洞泾镇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科第四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设立了党建工作室,把优质中医药服务引到了“家门口”,通过党建联建大大提升了洞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服务能力,加之原先较为成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有了信得过的“健康守门人”。与此同时,洞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申报建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医疗资源的引入大幅提升了洞泾镇的医疗卫生服务能级。
令人称道的是,人工智能元素也融入了民生服务,部分社区食堂引入了刷脸支付、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这一阵,位于海欣居民区的社区助餐点正忙着做最后的清洁工作,预计10月份,社区老人就可在助餐点用餐了。
在平阳居民区,一处名为“学习HUI客厅”的小角落成了大家口中的“大幸福”。沙发椅、小圆桌、木质书柜,搭配风格相宜的背景墙和小装饰,三四平方米的角落总有人驻足。“早上开门到晚上下班关门这段时间,居民想来随时可以来。”说起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阳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倪丹凤直言,居委会本身不缺图书室,但比起开放式共享空间,“学习HUI客厅”更能激发居民的学习热情,也更方便大家自主阅读。细心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还发现,自从开辟了开放式读书角,书柜里的书也一天天多起来,都是小区里的热心居民送来的,这样的分享行为也让这片小小的空间更加温馨。“小空间发挥大作用。”据洞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孙未介绍,全镇类似的微型读书角共有6个。结合和美家园建设,读书角取名“学习HUI客厅”,既是“集民智汇民意”的平台,也有“勤学习长智慧”的期待,更有“惠及民生”的深意。
创新亮点
“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两翼齐飞
优化布局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王梅
“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两翼齐飞,洞泾镇进一步对产业发展进行聚焦,凭借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优势以及在在线新经济领域的率先布局,持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在线新经济聚焦十二大发展重点,洞泾镇在其中的工业互联网、在线研发设计、新型移动出行、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等八大领域多点开花。如今,在洞泾镇,一个个串联起选品展示、直播带货、销售服务等各类服务的在线新经济示范园区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刷探出了头,在线新经济上下游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微生态也初步形成。
先行先试的5808智能空间在镇内乃至区内小有名气。这处位于沈砖公路5808号的在线新经济示范园区总建筑面积超7万平方米,集选品新零售展销中心、直播经济培训中心、多媒体路演厅、共享直播间等于一体。“将上游品牌商家和下游带货主播链接起来,使双方低成本批量对接,一方面解决了中小商家寻找主播难、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主播甄选商品难等痛点。”入驻5808智能空间仅不到一年,上海蜂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尝到了甜头。今年8月30日,松江区在线新经济电商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5808智空间举行,这让蜂雷网络更加坚定了扎根洞泾的信心。与此同时,拇指岛产业园、佘山会创意园等聚焦直播、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也为洞泾镇打造在线新经济实践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布局在线新经济实践区,通过政策红利吸引优质在线新经济企业落户,产业集聚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洞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子介绍,如今,在原有保隆科技、宜家物流等在线新经济相关企业的基础上,花上科技、本来生活等一批优质在线新经济项目也纷纷落户洞泾。
经过多年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发展,洞泾镇“人工智能+在线新经济”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深耕教育装备领域的上海中科教育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整合,引进“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在中学实验室装备及实验教学信息化工程方面,率先提出云架构实验室信息化全流程解决方案,并形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装备产业链。
“支持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与打造人工智能科创高地相辅相成,二者是洞泾经济腾飞的‘一体两翼’。”洞泾镇党委书记赵惠瑛表示,短短两年时间,洞泾镇先后举办了2020上海互联网青春生活节(洞泾站)名品推介会、2020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核心区)投资推介大会暨首届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洞泾峰会、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洞泾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大会等峰会与论坛,成立了G60科创走廊在线新经济智库,与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签署地校合作协议,全方位打造产、学、研、商多功能一体直播电商平台。
构建高品质人居环境 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
□记者 王梅
开启专属于洞泾镇的记忆之门,“砖桥贸易城”就会浮现在不少老洞泾人的脑海里。“建材、水产、服装,都能在贸易城买到,方便是方便,但是环境确实不太好,违法经营也不少。”年逾古稀的沈老伯说,听说空下来的这块地要建成大型地铁上盖区,还有个好听的名字——“洞泾未来湾”,他和邻居们都特别开心。
腾笼换鸟,重塑发展新格局
2017年,在“轰隆轰隆”的推土机轰鸣声中,上海西南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市场——砖桥贸易城结束了它的使命。7780多间无证建筑、共计76万多平方米的“脏乱差”在那场铁腕行动中被一一清除。这两年,随着《洞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出炉,锚定“大象起舞、精准发力、中部崛起”的发展定位,以“一核两轴一带”为引领,洞泾镇正抓紧重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承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央商务区辐射,高起点规划建设“洞泾未来湾”,打造松江北部新地标,构建“街区”“园区”“小区”三个层次的高品质人居环境典范。
乘着轨交12号线西延伸段和沪松快速路即将开建的春风,加快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洞泾未来湾”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再过不久,一个集科创、人文、生态于一体,涵盖地铁上盖商业、高品质科创办公、综合文化中心、高端教育配套和古镇特色商业等五大功能的综合性地铁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开发区域即将在原砖桥贸易城地块拔地而起。届时,洞泾镇将沿沪松公路与莘砖公路打造生态廊道,未来湾南北区域打造TOD综合活力中心、都市运动中心,形成“一廊双心”空间发展轴线。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园区“智”造升级。今年6月6日,洞泾镇携手项目方与中汽协新能源汽车分会及10家汽车研发企业、经销商集团正式签约,并达成合作意向。如今,集展示服务、交付中心、车辆改装、赛事体验、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于一体的“车魔方”新能源汽车文化综合园区正在这块宝贵的土地上孕育新生。“通过产业‘智造’升级,打造以新能源汽车全品牌体验地为主题特色的洞泾新名片。”相关项目负责人说,该项目达产后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精细绣花,城市展现新面貌
打造高品质城市客厅,核心是为了人民。除了大刀阔斧高起点规划外,在构建高品质“街区”“园区”“小区”上又精细化绣花。这些年,洞泾镇对标“建筑可阅读、滨河可休憩、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的城市客厅建设目标,持续推进重大设施建设,导入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能级和服务水平,改善城镇形象面貌,塑造城镇特色,令人交口称赞。
“坑坑洼洼的路面被平坦的沥青路面取代,道路两旁的路灯也全部换成了智慧路灯,就连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带上的绿植都修剪得整整齐齐。”说起变化,家住润景苑小区的居民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家门口的洞宁路。洞宁路建于2004年,这些年,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周边地块开发加快,水泥混凝土路的缺陷逐渐显现,原先的排水系统已无法满足现行的城镇雨水排水设施规划和设计标准要求。去年2月启动中修后,还特别加装了智慧路灯,除了智慧照明,路灯还具备环境检测、一键呼叫、广播系统、信息发布、智慧充电桩等功能。
华灯初上,从沪松公路拐进长兴路,蓝白相间的“星”光在道路两旁串联成亮闪闪的灯光云,与沿途的暖黄色路灯灯光交相辉映。“只要不下雨,晚饭后都要出去溜达一圈,路边广场亮堂堂,跳起广场舞来比以前更有劲。”泾东小区居民郭阿姨说,她住在洞泾镇十多年了,长兴路原先的路灯照明还能将就,但不是很美观,而今,道路景观亮化提升了,出来散步的人也多了。
“园区、街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环境与城市客厅、和美家园建设同频共振。”洞泾镇规建办主任孙家蔚介绍,近年来,洞泾镇陆续推进工业园区5条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涉及绿化面积6.3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也不断提高,绿化种植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完成1000余亩生态林建设。新增、改建新农河绿地、长兴路街心花园等6处公共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面积1000多亩的洞泾百花港开放休闲林地也基本竣工。此外,依托人工智能、文创园区和生态建设三个板块,洞泾还精挑细选了22个点位,打造科创、人文、生态等3条旅游线路。
洞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
中科教育集团
润景苑航拍图
动迁安置房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