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2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二版:综合新闻
2021年12月29日

守护视障人士“脚下的安全”

——提案《重视城市盲道的设置和日常维护,给视障者以人文关怀,保障残疾人出行安全》办理纪实

□记者 李梦颀

“路上的盲道畅通了许多,我们出行也方便了!”视障人士张女士近日在路过人民北路、乐都路等路段时,欣喜地发现盲道走起来“顺畅”多了。盲道建设和管理水平彰显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文明程度。日益完善的盲道设施为视障人士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仍有一些“不友好”的盲道,让视障人士“步步惊心”。

“有些盲道我们普通人走都要小心翼翼,更别说视障人士了。”区政协委员倪忠明坦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倪忠明关注到区内盲道存在着许多“盲点”,如盲道残破、中断、被占用、设施缺失等,因此提出了《重视城市盲道的设置和日常维护,给视障者以人文关怀,保障残疾人出行安全》的提案。他表示,其中盲道被占用的现象最为严重,多数是被乱停的非机动车和共享单车占用,部分是被施工设备材料和沿街商铺乱堆物所占用。“要真正让残疾人畅行无阻,让盲道不‘盲’,后期的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倪忠明认为,公众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意识淡薄、职能部门宣传力度不够、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都是问题发生的原因。因此,倪忠明在提案中建议,在日常管理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同时对养护情况和养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及时修补。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的确有不少市民维护盲道畅通的意识淡薄,会将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在盲道上。“要从根本上消除盲道被挤占的情况,就要加大宣传。”倪忠明提到,应利用各个平台、采取各种形式拓展宣传效应,让尊重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才能杜绝占用盲道行为。

此提案上交后,作为主办单位的区交通委予以答复。“部分道路在新建、扩建、改建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盲道,但原有的道路在建设过程中缺少规范、标准和要求,存在先天不足。”区交通委在答复中表示,针对这些“先天不足”的道路,区财政局已从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增加维修资金投入,并对已建成而存在缺陷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整改和完善。“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等级道路和周边公园、广场、重点公共建筑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对灵活有效的盲道设置。”区交通委表示,将继续沟通协调增加资金投入,多渠道加强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完善盲道建设,使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落到实处。

关于人行道上乱停车、乱挖掘等问题,区交通委也加强了日常巡视和养护,今年共修缮维护包含盲道在内的人行道面积达两万余平方米,其中包括南期昌路、江学路、洞泾路等。此外,区交通委也借助各类交通安全宣传平台和载体,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尊重残疾人,关爱弱势群体”等主题宣传,提高市民对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意识,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保护好路产路权,杜绝乱挖、重复挖等现象。

城市的发展应兼备温度与速度。“我们也会协调好各部门,持续关注区内盲道的状况,切实维护好视障人士的合法权益,也请市民朋友们积极配合,保护好这条‘绿色通道’。”区交通委在采访中提到,盲道的设置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尺,盲道帮“盲”需要形成社会合力,莫让盲道形同虚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