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1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1年11月24日

为无声骑手发声 向世界讲好松江故事

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纪录片在CGTN播出

本报讯(记者  彭璐)11月21日20时30分,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短纪录片《我们,是无声骑手》(Silent Delivery)在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纪录频道首次以全英文版本面向全球播出,这是松江平凡人的真实故事走上国际舞台的历史一刻。

《我们,是无声骑手》诞生于近一年前,聚焦来自松江一外卖站点的三名“95后”听障骑手,他们在寒冬里用心为顾客送去温暖的餐食,顾客也用包容温暖着努力工作的他们。2020年12月5日,《我们,是无声骑手》在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多个平台同步首播,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好评如潮。

这部短纪录片由王博文、隋垚、吴涵彬三名“90后”松江融媒人合力拍摄制作。据本片导演王博文介绍,去年她在点外卖时第一次收到聋人骑手送餐的短信,她很好奇这样的特殊群体是如何参与到沟通为主的骑手行业,11月,她几经辗转找到了这群特殊的骑手,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视频拍摄。

采访过程中,主创团队通过微信、电子问卷、纸笔、肢体语言、手语等多种方式与三名聋人骑手沟通。短片突出了“无声”的主题,刻意保留和强调了所有的同期声,仅在开头和结尾使用了部分配乐,本着尊重原貌的方式将整个拍摄过程展现出来。王博文表示:“相比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才是难题。当语言少了的时候,表情和肢体都会被放大,我观察着他们,他们也在观察着我,‘真心’成了唯一的相处法则。他们并不残疾,而我们也不甚健全,‘明媚’才是活着最有力量的事,这才是我们想传达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间提炼和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也于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强调“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当无声的骑手被松江的城市温度包围,他们也像冬日里的暖阳一般,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人,为松江这座城市的软实力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注脚。由该片衍生制作的短视频《冬日里的无声“骑士”》于今年1月9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人家”系列中播出,1月12日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线,首日浏览量便超过100万人次。这一系列短片的播出带动了松江聋人的就业,以及社会、企业对聋人骑手这一群体的关注,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是无声骑手》短纪录片是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在融合发展道路上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坚持走精品路线的代表性成果。聚焦松江新时代不懈奋斗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向世界讲好松江故事,打造具有超域影响力的区域新型主流媒体,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一直在努力。近两年来,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打造的“松江红色密码”系列在内的7个原创短视频作品斩获多个上海市、长三角以及中央级别短视频相关重要奖项。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