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帮扶,提升残疾人就业品质——
让阳光普照他们的“诗和远方”
□记者 李晶 摄报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努力改变了我的逆境。我今天能成为一名公务员,离不开松江区残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生于叶榭镇的残疾青年、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沈维维动情地说。据了解,我区近年来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帮扶,联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从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与学习渠道等方面,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提升残疾人就业品质,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沈维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特教班学生在蜗牛宝贝成长营学习插花
松江区蜗牛宝贝成长中心成立松江区特殊群体就业见习基地
报考公务员岗,工作同样出色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招考首次面向残疾人推出岗位定向招录。在市、区两级残联的指导和帮助下,沈维维通过考试,进入市科委下属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区残联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当时及时了解了沈维维的情况,根据市公务局提供的残疾人专项招录岗位信息,帮他分析了相关岗位优势,指导其报考合适的岗位,在面试前又为他开展辅导,模拟面试场景,帮助他缓解紧张情绪,让他更好地展现自我。”如今,沈维维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7年多。作为一名“过来人”,沈维维觉得残疾人定向招录政策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本市招录不是照顾性地给予残疾人名额,而是鼓励他们像健全人一样工作。而实践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岗位,残疾人一样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据悉,残疾人报考的流程与普通公务员报考流程有所不同。他们在报名时需要经过残联初审,证明其身体条件能够胜任报名的岗位。
除了指导、帮助残疾人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外,区残联还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宣传残疾人安置政策,展示优秀残疾人大学生才能,助推中高层次就业。沈维维回忆:“当时也是在区残联的大力宣传、引导、帮助下,我才报考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区残联还为我开展了专业的指导。考试当天区残联还安排车辆和带队老师送考,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持续发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推动残疾人平等就业的示范作用,筑牢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底线。据了解,上海市自把残疾人就业纳入公务员招录常规工作计划以来,每年都会推出一定数量的机关公务员岗位用于招录残疾人就业,我区积极宣传、指导、支持残疾人报考国家公务员,帮助残疾人实现上岗就业。同时,按照相关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均须按在职职工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我区每年都会推出五六个国有企业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
接受特殊教育,更好融入社会
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松江区鼓励职业教育机构与用人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建立对口录用机制,提升残疾学生就业率。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毗邻松江大学城教育园区,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17年,学校在区残联、区教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始了特殊教育班的探索,并于同年9月设立了中职特殊教育班,招收了首批10名学生,成为全区首个试点。从最初的10名学生到如今的39名学员,学校的特教课程、特教师资、硬件保障不断完善,残疾人学生在这里融入校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校为特殊教育班专门配备了3间标准专用教室、一个近500平方米的花圃和一幢独立教学实训楼,并开放整体教育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特教班学生既享有订制的小班课程,又能与普通学生一起每天在食堂就餐,参加学校的各类竞赛、展演活动,甚至一起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普特”融合的理念贯穿了整个四年的教学。
今年6月,该校首批中职特殊教育班的学生经过四年学习顺利毕业。提及在特教班四年的学习生活,刚毕业的小磊表示:“学校的设施环境都很好,我们与其他非特教班的同学一起生活,也很开心。就业之前,我们在‘蜗牛宝贝成长营’已经开始实习培训,这让我们提前适应了岗位工作,顺利地从学校步入了社会。”小磊提到的“蜗牛宝贝成长营”是由社会爱心人士筹资注册的公益社会实践基地,于今年5月挂了“上海市残疾青年见习基地”和“松江区特殊群体就业见习基地”两个牌子。在首批特教班学生毕业后,“蜗牛宝贝成长营”吸纳了5名特教班学生来基地工作。区残疾相关负责人表示,促进残疾人就业是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就业援助,对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一对一”的重点帮扶,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挑战,更加坚定地为梦想而奋斗,能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松江区开展残疾人专场招聘会
小磊(左)在蜗牛宝贝成长营实习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