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版:云间教育

2021年04月01日
外国留学生引领学生看世界
本报讯 “在遥远的非洲,有个国家叫马里你知道吗?马里有哪些风土人情?……”日前,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丝路讲堂”又开讲了,同学们跟随上海政法学院来自马里的留学生冉道,了解了“一带一路”国家马里。
“丝路讲堂”是佘山外国语学校《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校本探究型综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主讲,每月一讲,主要为佘外学子介绍丝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更好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合格人才。
2019年7月25日,马里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新伙伴。课堂上,冉道向同学们作了介绍了马里的地理位置、面积、首都等基本情况。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冉道说:“马里的国旗从左到右分别为绿色、黄色和红色。绿色代表植被、草地、田野,象征着希望;黄色代表着国家的财富,尤其是指金矿;红色表示对所有流血事件的敬意。”马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冉道通过几幅图片让学生们领略了马里的自然风光。马里的杰内古城、通布图古城、多贡遗迹和加奥阿斯基亚王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里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刺猬、羊驼、角马、斑马等非洲大草原上的精灵们也在那里繁衍生息,成为无数旅行者心向往之的自然乐园。
学生们表示,这个课堂让大家对马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更深刻体会到丝路文化“开放与交流”的意义。
链接:
旧版数字报
◎ 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
备案/许可证号: 沪ICP备15038422号